钟和鼎一样,也是王权的象征,“钟鸣鼎食”就是权势地位的标志。钟声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遐想和美的享受,还有平稳庄重,端庄安祥之意。悬挂编钟,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规定:天宫悬(四面悬钟)、诸侯轩悬(三面悬钟)卿大夫判悬(两面悬钟)、士特悬(一面悬钟)。封建统治者铸造巨型铜钟象征王权,这种钟也叫“朝钟”,“视朝,官出署,必用以集众。”钟也是人们心目中崇高、公正、贤明的华夏文明的象征。伟大的***诗人屈原“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有名诗句,就是这种象征的反映。自唐代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竞相铸造各种朝钟、佛钟、道钟、乐钟,并且越铸越大,以求达到彰显自己神权和政权的地位来巩固统治的目的。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巨型铜钟,重量达数十顿,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体积重量,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铜钟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寺庙铜钟是在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后才开始在我国盛行,寺庙铜钟是一个寺庙建筑中煮中药的组成部分,寺庙铜钟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他是它实际上就分为两大类。
1、梵钟又称大钟、钓钟、撞钟、洪钟、鲸钟、蒲牢、华鲸、华钟、巨钟。形制钟的形制有两种,一种是带高的筒形纽,钟的下口两边突出如月牙形。多属青铜制品,形式是上端有雕成龙头的钓手,下端有相对的二个莲华形撞座,称为八叶,撞座以下称草间,下缘称驹爪;以上则分池间、乳间二部分,且乳间有小突起物并列环绕,又连结撞座,呈直角交叉的条带称为袈裟,又名六道。此类钟多悬于钟楼,作为召集大众或早晚报时之用。
2、半钟又称唤钟、小钟,多以真铜(黄铜)铸造,吊于佛堂内之一隅,因其用途系为普告法会等行事之开始,故亦称行事钟。
现代社会中,铜钟一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不是很多。我们大多数见到铜钟的场合不是在寺庙就是在博物馆。但还会有一些喜欢收藏的人士会收藏一些不是很大的铜钟作为鉴赏,而这类铜钟一般都是需要长时间的养护才能得到良好的保存的。
铜钟属于青铜器发展的精化
铜钟是属于金属制品,所以保存的地点必须是干燥通风的。……用宴以喜,用乐嘉宾父兄,及我朋友”,可以证明钟是宗庙及宴会时的乐器。而在对铜钟进行清洁的时候,由于金属易氧化锈蚀的原因,也不能使用大量的清水进行清洗。大部分的收藏者都会使用柔软的毛刷或者布料对铜钟进行擦拭,而由于铜钟本身的体积不小,这个工作量也不会很小,这就需要清理人员的耐心和细心了。
不管是使用还是收藏,除了日常的清理之外,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比如在铜钟外层打蜡等操作,这些操作能给铜钟带来额外的保护层,使得其不易被外界的因素干扰,不易被外界的污染腐蚀,也能使得其保存地更久。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