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造螺母生产厂家信息推荐
作者:骏龙球墨铸铁2020/6/11 2:03:32






  【沧州市骏龙球墨铸造有限公司】球墨铸造螺母厂家为您讲解:如何快速鉴别球墨铸件球化质量?

  浇注过程判断

  (1)球墨铸铁铁液浇入铸型后,如浇口杯一直向下凹缩,而且表面非常光滑,说明球化良好;如浇口杯上部结一层硬壳,也进行缩凹,说明铁液温度低。

  (2)在浇注过程中,砂型表面飞溅的圆形扁铁豆部分有麻点(凹坑),说明球化良好。

  黑边鉴定法

  球处理完毕后,用样勺浇注一块厚10mm左右的试块,冷却至暗红色,淬火击断后,如发现试块上表面有一道黑边,则表示球化不良,且黑边越厚,球化越差,产生退化,此时如铁液温度高可补加合金。从试块上还可看出:如试块周围成圆弧状,并中间凹陷,有的还有一道道褶皱,则也表示球化良好;如试块上表面有麦皮状的点,则表示铁液氧化,易于退化。铸造方法选择的原则:1优先采用砂型铸造,主要原因是砂型铸造较之其它铸造方法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在这种情况下,应对炉子进行改造。

  观察铁液凝固状况

  球化处理完毕后,取出少量铁液,浇入Ф30mm圆柱形金属型内,观察凝固期间铁液由表面涌出现象,并根据涌出铁液数量来判断铁液球化情况。从处理后的球墨铸铁铁液表面看,形成氧化膜,并有银白色滚动的亮点,即为球化良好。球化良好的铁液,固期间表现出很大的石墨膨胀力,铁液表面在凝固开始时有些下降,表面结壳后即有少量铁液由表壳涌出;而球化不良的铁液表面涌出数量较少。




  【沧州市骏龙球墨铸造有限公司】球墨铸造螺母厂家为您讲解:球墨铸铁件球化处理方法有哪些?

  1、盖包法

  盖包法是由英国铸铁研究协会发明的,在国外球墨铸铁生产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盖包法球化处理时,合金的加入与冲入法相同,然后将包盖安放在处理包上并使其周边密封好,将铁液注入包盖,铁液会通过包盖一侧的铁液注入孔(铁液不得直接对准合金堆放处)流入包内。这样,可使外界的气体与包内完全隔离,减少镁的氧化、烧损,提高镁的吸收率(一般在60%~65%或以上),改善劳动环境。球化反应结束后,去除包盖。如加热温度高至使金属表面熔化,则冷却后可以获得一层光滑的表面,这种操作称为上光。盖包法球化效果与盖包铁液注入孔直径选择正确与否有着密切关系。正确的铁液注入孔直径可以保证盖包中保持有一定的铁液高度;铁液全部流入盖包的时间与球化反应时间相同。采用盖包法既保留了冲入法设备简单、容易操作的优点,又克服了冲入法中镁氧化烧损严重、吸收率低、球化剂消耗量大、劳动环境差等缺点。多年来铸造工作者一直在利用盖包法的优点来进行球墨铸铁生产,同时也在不断地努力克服该球化处理方法在使用中的不足之处:包盖起吊困难,操作难度较大;在使用冲天炉连续出铁时,铁液重量难以准确量化。经过不断完善,目前该球化处理工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2、型内法

  将球化剂放在浇注系统中专门设计的反应室内,浇注过程中铁液流经反应室时与球化剂发生反应,进行球化处理。为保证球化处理稳定,减少烧损,要严格计算反应室及浇注系统尺寸。一般情况下,反应室设置于直浇道下的横浇道中。

  型内法镁吸收率高,可达70%~80%,无镁光,无烟雾,无球退化,适合于机械化造型的流水线生产。其不足之处是对铁液温度、含硫量、球化剂成分、球化剂块度、反应室尺寸及浇注系统设计都有严格要求,以上这些因素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引起球化效果的变化。铸件不需要高温处理,而想直接获得铁素体基体,只需将铸件加热到720—760摄氏度并保温,然后炉冷到500摄氏度后出炉空冷。此外,这种方法还容易产生夹渣。




  球墨铸造螺母厂家为您讲解:大型球墨铸铁件特有问题的初步解决

  球墨铸铁件中不乏一些大型产品,像常见的大型柴油机缸体、大型轮毂、大型轧钢机机架、大型汽轮机轴承座等都属于大型球墨铸铁件。在球墨铸铁中,硅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小白口倾向,增加铁素体量,而且具有细化共晶团,进步石墨球圆整度的作用。表面看来这些部件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实质上它们除了必须要满足标准中规定的力学性能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能要求,否则一些特有的问题会在大型球墨铸铁件中表现出来。

  相比一般的工件来说,大型球墨铸铁件的冷却速度缓慢,因此导致共晶凝固期较长,进而出现球墨数量少、球墨直径大、球墨畸变、石墨漂浮、化学成分偏析、晶间碳化物以及碎块状石墨等问题。目前来说,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措施。

  首先是强化冷却,以便于达到加速凝固的目的,从而有效地阻止碎块状石墨的出现。同时,对工艺技术进行改进,包括原材料的选用、化学成分的设计、熔炼工艺的调整等等。造成脱碳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脱碳、材料改制过程中脱碳和产品热处理过程中脱碳。除此之外,如果能合理运用合金及微量元素、采取预处理等也能对解决特有问题起到一定帮助。




商户名称:沧州市骏龙球墨铸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