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测距是什么原理?
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测物体平面必须与光线垂直通常精密测距需要全反射棱镜配合,而房屋量测用的测距仪,直接以光滑的墙面反射测量,主要是因为距离比较近,光反射回来的信号强度够大。激光测距仪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激光测距仪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速度快而准确,其误差仅为其它光学测距仪的五分之一到数百分之一。
相位式激光测距仪
相位式激光测距仪是用无线电波段的频率,对激光束进行幅度调制并测定调制光往返测线一次所产生的相位延迟,再根据调制光的波长,换算此相位延迟所代表的距离。即用间接方法测定出光经往返测线所需的时间,如图所示。
相位式激光测距仪一般应用在精密测距中。由于其精度高,一般为毫米级,为了有效的反射信号,并使测定的目标限制在与仪器精度相称的某一特定点上,对这种测距仪都配置了被称为合作目标的反射镜。
若调制光角频率为ω,在待测量距离D上往返一次产生的相位延迟为φ,则对应时间t 可表示为:
t=φ/ω
将此关系代入上式1距离D可表示为
D=1/2ct=1/2 c·φ/ω=c/(4πf) (Nπ Δφ)=c/4f(N ΔN)=U(N )
式中:φ——信号往返测线一次产生的总的相位延迟。
ω——调制信号的角频率,ω=2πf。
U——单位长度,数值等于1/4调制波长
N——测线所包含调制半波长个数。
Δφ——信号往返测线一次产生相位延迟不足π部分。
ΔN——测线所包含调制波不足半波长的小数部分。
ΔN=φ/ω
红外测距仪用调制的红外光进行精密测距的仪器,测程一般为1-5公里。测距仪原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测距方法在很多场合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在井深,液位,管道长度等场合,传统的测距方法根本无法完成测量的任务。利用的是红外线传播时的不扩散原理 :因为红外线在穿越其它物质时折射率很小,所以长距离的测距仪都会考虑红外线,而红外线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当红外线从测距仪发出碰到反射物被反射回来被测距仪接受到再根据红外线从发出到被接受到的时间及红外线的传播速度就可以算出距离
红外测距的优点是便宜,易制,安全,缺点是精度低,距离近,方向性差。
测距仪特点编辑
◆远距离测量,在无反光板和反射率低的情况下能测量较远的距离;
◆有同步输入端,可多个传感器同步测量;
◆测量范围广,响应时间短;
◆外形设计紧凑,易于安装,便于操作;
◆可测量各种物体距离(不需反射镜);
◆增加滤光镜可测高温被测体;
◆可见光容易对准被测体;
◆LDM42响应速度高达50Hz;
◆高测量精度3mm,分辨率0.1mm;
◆输出:串行口RS232/RS422, 模拟输出4~20mA , 模拟口和开关值可软件设置;
◆LDM43带Profibus DP和SSI总线接口,容易融入工业现场总线;
◆有外同步输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