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洲同创是集技、工、贸为一体,***从事空调制冷设备资源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客户提供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服务。
盘点冷却器的各项优点
1.清洗方便 板式冷却器的压紧板卸掉后,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
2.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只需要增加(或减少)板片,即可达到需要增加(或减少)的换热面积。
3.价格不高 在使用材料相同的前提下,因为框架所需要的材料较少,所以生产成本必然要比管壳式冷却器低。
4.重量轻 板式冷却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6~0.8mm,管壳式冷却器的换热管厚度为2.0~2.5mm;管壳式冷却器的壳体比板式冷却器的框架重得多。在完成同样的换热任务的情况下,板式冷却器所需要的换热面积比管壳式冷却器的小。
5.占地面积小 板式冷却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冷却器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冷却器那样需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地,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任务时,板式冷却器的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冷却器的1/5~1/10。
6.传热系数高 管壳式冷却器的结构,从强度方面看是很好的,但从换热角度看并不理想,因为流体在壳程中流动时存在着折流板—壳体、折流板—换热管、管束—壳体之间的旁路。通过这些旁路的流体,并没有充分地参与换热。螺旋板冷却器的原材料与焊缝内部缺陷上的检验,关于它的检验方法来来讲的话,其实也就是指无损检测,就这些内容来讲的话其实也就是会包括有射线检测或者是超声波检测以及其磁粉检测与渗透检测等。而板式冷却器,不存在旁路,而板片的波纹能使流体在较小的流速下产生湍流。所以板式冷却器有较高的传热系数,一般情况下是管壳式冷却器的3~5倍。
浮头式冷却器
在管束一端的管板能够自由的浮动,以达到将热应力减小或者消除的目的,而且从壳体中能够将管束从中整体的抽出,为装置的检修和清洗提供方便。从冷却器的应用来看,浮头式冷却器应用***为广泛,但是相对来说,结果要复杂一些,成本投入稍大些。
管壳式冷却器也称之为列管式冷却器,是以在壳体中封闭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冷却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以金属作为制造的主要裁量,能够满足高温、高压生产条件下的需要,因此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和推广应用。
管内外流体在温度上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也使得冷却器管束的温度与壳体的温度也具有差异。如果二者之间温差过大,在冷却器的内部
的热应力会加大,容易造成管子发生断裂或者弯曲变形,甚至从管板上拖位。如果二者温差达到50℃或者以上时,就必须采取有效的补偿措施来对热应力进行减少或者将其消除。管壳式冷却器的类型也是根据补偿措施的不同来进行划分的。
1) 固定管板式冷却器
管板与壳体是呈一体化相连的结构形式,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但是其只在流体温差不大的条件下应用。如果温差大或者壳程压力较低的情况下,为了有效的降低热应力,采用此种类型的冷却器需要在壳体上加装补偿圈。
2) 浮头式冷却器
在管束一端的管板能够自由的浮动,以达到将热应力减小或者消除的目的,而且从壳体中能够将管束从中整体的抽出,为装置的检修和清洗提供方便。从冷却器的应用来看,浮头式冷却器应用广泛,但是相对来说,结果要复杂一些,成本投入稍大些。
3) U 型管冷却器
此种冷却器的换热管呈 U 形,在同一管板上将管束的两端分别加以固定,进口室和出口室由箱内的隔板来进行分隔开来,消除热应力。此种冷却器相比于浮头式在结构上要简单得多,其缺点在于管程清洗起来比较麻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