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SBS改性剂和沥青在密度、极性、溶解度参数和其他物理性能上的差异,这种复合体系极易发生SBS相和沥青相的分离,从而造成SBS聚集在上部、沥青沉在下部的离析现象。这种不稳定性对工厂规模化生产SBS改性沥青是不利的,尤其是储存和长距离运输时更加严重。所以,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长期以来一直是道路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在70年代中期就开始用改性煤沥青替代中温沥青试制石墨电极、阳极糊等,并取得了较佳的效果。80年代,随着贵州铝厂从日本引进的8万台电解铝装置,迫切需要改性煤沥青作预焙阳极和阴极块的粘结剂。青铜峡铝厂也从日本引进了需要改性沥青的铝用炭素制品的生产装置。改性煤沥青的开发与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有关改性沥青的制造、性能、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报道也较多,在原冶金部的重视下,沥青特种改性剂,制订出了改性沥青的***标准,这为进一步促进改性煤沥青的生产和扩大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产温度控制
如果采用大罐贮存基质沥青,不可能把大罐所有基质沥青都加热到生产温度,因此要设置高温罐,根据生产量按需加温。从多年的生产统计及经验看,对于常用的基质沥青和SBS,首先将基质沥青加温至185℃,然后投入SBS较为合适;温度过高,可加速SBS溶胀,但沥青老化及***SBS性能非常厉害,而且影响改性沥青性能;基质沥青温度过低,表面上节约燃料成本,防止沥青老化,但温度过低溶胀SBS的时间加长;以基质沥青175℃为例,SBS的溶胀时间为185℃时的3倍,同样会造成燃料浪费和沥青老化。所以生产温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