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沥青的工艺流程
SBS改性沥青的工艺流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即溶胀阶段、磨细阶段、发育阶段。聚合物经过溶胀后剪切分散效果更好,剪切好的改性沥青还需热储存一段时间使其发育,对不稳定的改性沥青体系在发育过程中需要外力搅拌,保证混合体系的均匀。先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75℃~180℃,然后加入改性剂SBS,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先低速剪切5min,使SBS与沥青混合均匀,然后以4200r/min高速剪切30min;再将剪切完成的改性沥青保温在175℃~180℃范围内,用高速分散机以500r/min的速度搅拌5h后即制成成品改性沥青。
从其技术指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从其技术指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1)两种SBS改性沥青的延度都随芳烃油掺量的增大而明显增大,说明芳烃油的加入增加了SBS改性沥青中的轻组分,使SBS改性沥青变软,低温塑性得到了明显改善;(2)两种SBS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均随芳烃油掺量的增大而增大,软化点均随芳烃油掺量增大而逐渐降低,说明加入芳烃油在改善SBS改性沥青低温塑性的同时,也降低了SBS改性沥青的黏性和高温性能;
高浓度剪切加稀释生产工艺
该工艺的前提是胶体磨具备高浓度SBS的生产能力。假设改性沥青SBS含量为5%,常规生产方法是把基质沥青加热至185℃,然后加入SBS,待SBS完全溶胀后,等待半成品改性沥青降温至170℃左右添加稳定剂,但保温罐的沥青降温速度非常缓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占用成品罐,影响装置产量。如果采用高浓度过磨方法,只需将80%的基质沥青加温至185℃,另外20%的基质沥青控制在120℃左右,过磨时SBS含量可达到6.25%或更高,后再混入20%的低温沥青,混合后的沥青温度为:(185×80 120×20)÷100=172℃,既符合稳定剂的添加温度,又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