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初问世以来,通用变频器更新换代了5次,代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模拟式通用变频器,伺服电机工作原理,第二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数字式通用变频器,第三代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智能通用变频器,第四代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多功能通用变频器。21世纪研制上市了第五代集中型通用变频器。通用变频器的发展情况具有哪些特点。伺服
(1) 向通过简单控制就能运行的小型及操作方便的变频器方向发展。
(2) 向大容量,高启动转矩及具有环境保护功能的变频器方向发展。
(3) 向无需调速便能得到运行的多功能和高性能变频器方向发展。伺服
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
1.系统精度
伺服系统精度指的是输出量复现输入信号要求的程度,以误差的形式表现,可概括为动态误差、稳态误差和静态误差三个方面组成。
2.稳定性
伺服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当作用在系统上的干扰消失以后,系统能够***到原来稳定状态的能力;或者当给系统一个新的输入指令后,系统达到新的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
3.响应特性
响应特性指的是输出量跟随输入指令变化的反应速度,伺服器,决定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响应速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运动系统的阻尼和质量等。
4.工作频率
工作频率通常是指系统允许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当工作频率信号输入时,系统能够按技术要求正常工作;而其它频率信号输入时,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种类:通常根据伺服驱动机的种类来分类,有电气式、油压式或电气-油压式三种。伺服系统若按功能来分,则有计量伺服和功率伺服系统;模拟伺服和功率伺服系统;位置伺服和加速度伺服系统等。
电气式伺服系统根据电气信号可分为DC直流伺服系统和AC交流伺服系统二大类。AC交流伺服系统又有异步电机伺服系统和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两种。
伺服系统的发展过程: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由液压到电气的过程,电气伺服系统根据所驱动电机类型分为直流(DC)伺服系统和交流(AC)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按其采用的驱动电机类型又可分为永磁同步(***型)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和感应式异步(IM型)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
由于直流伺服电动机存在电机结构复杂,维修工作量大例如电机的电刷、换向器等则成为直流伺服驱动技术发展的瓶颈。随着微处理技术、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成熟和交流永磁电机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电机效率的提高和制造成本的降低,交流伺服系统得到长足发展并将逐步取代直流伺服系统。
相关参数:在自动化设备中,经常用到伺服电机,特别是位置控制,大部分品牌的伺服电机都有位置控制功能,通过控制器发出脉冲来控制伺服电机运行,脉冲数对应转的角度,脉冲频率对应速度(与电子齿轮设定有关),当一个新的系统,参数不能工作时,首先设***置增益,确保电机无噪音情况下,尽量设大些,转动惯量比也非常重要,可通过自学习设定的数来参考,然后设定速度增益和速度积分时间,确保在低速运行时连续,位置精度受控即可。
位置比例增益:设***置环调节器的比例增益;设置值越大,增益越高,刚度越大,相同频率指令脉冲条件下,位置滞后量越小。但数值太大可能会引起振荡或超调;参数数值由具体的伺服系统型号和负载情况确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