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界面的常规使用步骤
(1)明确监控任务要求,人机界面软件,选择适合的HMI产品;
(2)在PC机上用画面组态软件编辑“工程文件”;
(3)测试并保存已编辑好的“工程文件” ;
(4)PC机连接HMI硬件,“工程文件”到HMI中;
(5)连接HMI和工业控制器(如PLC、仪表等),实现人机交互。
人机界面与人们常说的“触摸屏”有什么区别?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两者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因为“触摸屏”仅是人机界面产品中可能用到的硬件部分,是一种替代鼠标及键盘部分功能,安装在显示屏前端的输入设备。
人机界面产品则是一种包含硬件和软件的人机交互设备。在工业中,人们常把具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人机界面产品称为“触摸屏”,但这是不科学的。
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 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人机界面。
举个例子来说,在一座工厂里头,我们要搜集工厂各个区域的温度、湿度以及工厂中机器的状态等等的信息透过一台主控器监视并记录这些参数,并在一些意外状况发生的时候能够加以处理。这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人接界面的运用,一般而言,HMI(人机界面)系统必须有几项基本的能力:
实时的资料趋势显示——把撷取的资料立即显示在屏幕上。
自动记录资料——自动将资料储存至数据库中,以便日后查看。
历史资料趋势显示——把数据库中的资料作可视化的呈现。
报表的产生与打印——能把资料转换成报表的格式,并能够打印出来。
图形接口控制——操作者能够透过图形接口直接控制机台等装置。
警报的产生与记录——使用者可以定义一些警报产生的条件,
比方说温度过度或压力超过临界值,人机界面,在这样的条件下系统会产生警报,通知作业员处理。
仔细审查前述的定义与目标,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充满著模糊地带,如果是一般的IT科技,输入与输出即,但是人机介面在使用者与机器之间,却没有标准反应模式。以重要的视觉而论,人机界面编程,介面上机器呈现的讯号,让人正确的看到「那个讯号」,但是这个讯号的意义,观看者却需要靠他个人的经验、知识和周围的环境,来解释所看见的影像。
换言之,设计再精良的机器,如果没有考虑到使用者对象的需求,人机界面设计,往往也被归类为失败的人机介面,例如将一台显示许多数学符号的工程计算机给刚学会基本运算使用,原本设计精良的功能反而成为干扰找到正确数字的障碍。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