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系统发生瞬间单相接地故障时不断电。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与故障点的位置无关。由于残流很小,接地电弧可瞬间熄灭,有力地限制了电弧过电压的危害作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避雷器、避雷针等,只能保护具体的设备、厂所和线路,而消弧线圈却能使绝大多数的单相接地故障不发展为相间短路,发电机可免供短路电流,消弧线圈接入供电系统产生电感电流,补偿变电站发生接地故障产生的电容电流,熄灭电弧,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变压器等设备可免受短路电流的冲击,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不必动作,断路器不必动作,从而对所在系统中的全部电力设备均有保护作用。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什么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1、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2、发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不被动;
3、对全网电力设备有保护作用;
4、电磁兼容性好。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网采用的电缆线路越来越多,电缆线路的增加导致系统电容电流急剧增加,使用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方法,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下电容电流的不断增加对设备绝缘的安全和保护设备的配备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我国在1997年颁布的DL/T620-1997标准规定当系统电容电流超过10A时,中性点需经消弧线圈接地线电压保持不变,允许继续运行2h,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减轻对通信系统的干扰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但其单相接地故障线路的选择也是困扰电力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正确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十分必要。

保定新思达电气有限公司生产各种干式、油式消弧线圈及接地电阻柜的企业。
油式接地变消弧线圈的维修
1.外部检修
(1)清扫油位计,油位计应无堵塞、渗漏现象。调整油位到标准高度。绝缘油应做耐压试验;
(2)清扫套管,检查有无裂、破损等现象;
(3)清扫邮箱,检查有无渗漏、脱漆、生锈;
(4)检查套管引线的紧固螺栓是否松动,接头处有无过热现象;
(5)检查气体继电器有无渗漏现象,阀门关闭是否灵活;
(6)校验油位计。
2.内部检查
(1)将铁心吊出,用木板垫起。吊芯应在良好的天气、清洁的场地进行。起吊应有专人指挥和监视,防止铁心及绝缘件与邮箱碰撞而毁坏;
(2)清洗顶盖及油箱内部的油泥;
(3)检查线圈应紧固,无位移变形,消弧线圈成套装置型号选择,绝缘良好,有弹性,无脆裂老化等不良现象,线圈表面清洁、无油泥杂物;
(4)线圈层间衬垫完整,排列整齐、牢固。无松动现象;
(5)穿心螺栓紧固,铁心接地良好;
(6)检查分结构的切换装置的动、静出头无过热、接触面应清洁;
(7)触头接触压力应充足,用0.05mm塞尺检查应塞不进去;
(8)传动装置应完好,操作灵活正确,接触位置和指示位置一致。
四、消弧线圈异常情况处理
1.油位异常
消弧线圈油标内的油面过低或看不见油位,应视为异常。造成油面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渗漏油,主要是大盖橡胶垫、油枕油标管、散热器与本体连接的焊缝,10KV消弧线圈成套装置选用,以及下部放油阀门等处;
(2)修试人员工作需要放油后补充;
(3)原来油枕中的油位偏低,又遇到天气突然变冷。
油位偏低应进行补油,补充油应在系统正常是拉开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并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
2.油温过高
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便带负荷运行。应对消弧线圈上层油温加强监视,并注意消弧线圈带负荷运行时间不超过铭牌规定的允许值。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油温不断升高甚至从油枕中溢出,则可能是消弧线圈内部发生故障,如匝间短路等。此时应停止运行接地线路,将消弧线圈退出运行,待处理后再投入运行。
3.套管闪络放电或本体内部有放电声
套管闪络放电是由于套管污秽严重,表面绝缘降低而形成。因此,在系统运行正常时,应将消弧线圈退出运行,清扫干净。本体内部放电多是由于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等原因产生,此时应退出消弧线圈运行进行处理,带处理后再投入运行。
4.系统接地、消弧线圈异常
当系统发生接地时,消弧线圈本身有出项严重异常情况,如异常声音或放电声,消弧线圈成套装置,套管闪络,喷油,冒烟等情况时们首先应汇报调度,或接地故障线路断开,然后尽快将消弧线圈退出运行,进行体检。
对于本身有故障的消弧线圈退出运行时,不允许直接用隔离开关断开消弧线圈,而应将主变与消弧线圈同时停电,再拉开消弧线圈隔离开关,然后***主变送点。
当运行中的消弧线圈出现严重渗油、瓷件***、内部声音异常以及油温过高等现象时,应尽快查明原因,做好记录,设法消除,如查不出原因,或在运行中无法消除时,应汇报调度,退出该消弧线圈。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