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S型混流泵有全落井、半落井和落地式三种安装形式,其中半落井安装有时可减少落地安装吸程高和因进水管路长而增加的损失。
1、 安装原则:
(1) 水泵的安装高度:上水位不应高于轴承下端,下水位取决于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应减去管路损失)。
(2) 水泵应尽可能靠近水源,以缩短进水管路,减少管路损失。
(3) 管路应尽量直和短。一般在进水口用一只90°或33°弯管,水泵底脚基础斜浇,可省去出水弯管。
2、 注意事项:
(1) 用皮带传动时,水泵和动力机的皮带轮应对正。皮带轮和皮带外要设安全罩。
(2) 泵盖一般不宜直接连弯管,应先接直管后再接弯管,以保证进口处流速分布均匀。
(3) 管路各连接法兰间,应加橡胶垫或石棉线,以防漏气漏水。
(4) 进水管伸入进水池的位置应合适,进水管口距河底一般为1D—3D,进水管口距枯水面一般为1D—3D,进水管距进水池壁一般为(1—1.5)D(D为进水管口径,小泵取大值,大泵取小值)。
(5) 出水口应淹没在出水池的水里,并尽量靠近水面,以减少扬程损失。
(6) 进水口前应设有网罩,以防水草杂物进入泵内打碎叶轮或堵塞流道。
(7) 泵装在船上使用并采用润滑油(稀油)润滑时,应考虑到泵在抽上水时引起的船头压低或船身倾侧,必需保证泵轴在运行中保持水平位置,以免轴承因缺油而损坏。
(8)650HW型泵采用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必须保证有适宜的轴向游动间隙,使轴承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混流泵的改进和提高
混流泵是一种适应性广,卧式混流泵安装,有很大的发展前途,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泵型。混流泵的扬程比轴流泵高,因此能解决轴流泵虽流量大但扬程偏低的不足,有取代部分轴流泵的趋势。目前中型及大型混流泵的应用日益增多,并在以下方面有较大改进和提高。
1.立轴导叶式混流泵:立轴导叶式混流泵比蜗壳式混流泵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吸入管路短,水头损失小;叶轮浸没在水中,起动简单容易;泵内无真空部分,不存在漏入空气的***;容易设置叶片调节机构,运行工况范围广等。所以该形式的泵发展很快,大、中型混流泵大多数采用立轴导叶式。
2.采用叶片可调结构扩大***率使用范围:混流泵采用的调节机构与轴流泵完全相同,国外有些厂家在大型蜗壳式混流泵上也采用了叶片调节机构。
3.采用调节前导叶扩大***率使用范围:在混流泵上装置了前导叶可调节系统,可以改变叶轮入口顶旋,影响叶轮及后导叶内的流动,以达到改变水泵性能的目的。前导叶调节所得的***率范围虽然比调节叶轮叶片的范围小,但在流量、扬程一定变化范围内,效率几乎不变,抗气蚀性能下降也甚微,但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4.采用二级叶轮:采用二级叶轮可以增大水泵扬程,扩大使用范围。
5.改进密封结构:将叶轮径向间隙密封改为轴向间隙密封,将轴填料密封改为机械密封。
1、传动轴或电机轴承过热 产生原因:缺少润滑油或轴承破1裂等。 解决办法:加注润滑油或更换轴承.
2、混流泵不出水 产生原因:泵体和吸水管没灌满引水; 动水位低于水泵滤水管;吸水管破1裂等。 解决办法:排除底阀故障,灌满引水; 降低水泵的安装位置,使滤水管在动水位之下, 或等动水位升过滤水管再抽水;修补或更换吸水管。
3、混流泵功率消耗过大 产生原因:水泵转速太高; 水泵主轴弯曲或水泵主轴与电机主轴不同心或不平行; 选用水泵扬程不合适;水泵吸入泥沙或有堵塞物;电机滚珠轴承损坏等。 解决办法:检查电路电压,降低水泵转速; 矫正水泵主轴或调整水泵与电机的相对位置; 选用合适扬程的水泵;清理泥沙或堵塞物;更换电机的滚珠轴承。
4、混流泵泵体剧烈振动或产生噪音 产生原因:水泵安装不牢或水泵安装过高; 电机滚珠轴承损坏;水泵主轴弯曲或与电机主轴不同心、 不平行等。 解决办法:装稳水泵或降低水泵的安装高度; 更换电机滚珠轴承; 矫正弯曲的水泵主轴或调整好水泵与电机的相对位置。
5、混流泵流量不足 产生原因:影响水泵流量不足多是吸水管漏气、 底阀漏气;进水口堵塞;底阀入水深度不足; 水泵转速太低;密封环或叶轮磨损过大;吸水高度超标等。 解决办法:检查混流泵吸水管与底阀,堵住漏气源;清理混流泵进水口处的淤泥或堵塞物;底阀入水深度必须大于进水管直径的1.5倍,加大底阀入水深度;检查电源电压, 提高水泵转速,更换密封环或叶轮;降低水泵的安装位置,或更换高扬程混流泵。 如果您遇到其他混流泵产品使用问题不能解决,不管是否是购买的我们的产品,都欢迎你来电咨询,以便我们把混流泵做的更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