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技术、美术、音乐文化成就于一身,精心铸造的一种礼乐器,从约公元前二世纪流传至今。在古代常用于祭祀赛神、祈年求雨、节庆***、发号集众和指挥作战,是社会财富和的象征。
铜鼓是广西民族文化之瑰宝,每年广西壮、苗、瑶、彝、水等民族仍在使用铜鼓进行欢庆春节、青蛙节、跳弓节、祝著节、民歌节等喜庆活动。
目前市面常见的广西铜鼓多用纯铜/青铜和现代工艺精密铸造而成,更具欣赏、收藏、馈赠、纪念之价值。壮族铜鼓是广西的旅游工艺纪念品,被选为广西国际民歌艺术节礼品。
目前铜鼓多摆放于办公居家等场所,适合送外宾,国外友人,集团公司的开业乔迁之吉祥礼品。故有“得铜鼓2、3面者可称王”,今有“铜鼓一响,百业兴!”之寓意,
铜鼓产生于从原始社会跨入社会的初期,那时“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冷水冲型铜鼓上还有马、骑士、牛群、牛耧、龟、鱼、水禽的塑像。主持祭祀和指挥军阵的大权已被少数首领所垄断,用于祭祀和的铜鼓,已经不是一般的乐器,而是少数所占有的、象征财富与的重器。随着祭祀活动的频繁,铜鼓也常陈列于祭器当中,逐渐的被赋予神秘色彩,成为通灵的圣物,演变成为沟通人神的礼器。
明清以后,封建王朝对民族地区加强了统治,逐渐“改土归流”,终废除了土司制,地方民族首领独霸一方的地位削弱,乃至完全丧失。流行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德宏、临沧、西双版纳、西盟等地,是佤族、傣族和克木人所用的乐器。作为民族首领统治象征的铜鼓,丧失了原来的作用,不再是少数所垄断的重器‘财富象征和祀神礼器,成了广大民众所广泛使用的一般***乐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