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绝·赠水族水书学者韦世方
序:韦世方从事水族文化研究,参与水书《寿寅卷》、《金堂卷》、《日历卷》等近十个卷本的翻译、注音和修稿。编撰《水书常用字典》。目前铜鼓多摆放于办公居家等场所,适合送外宾,国外友人,集团公司的开业乔迁之吉祥礼品。参与《中国水族医药宝典》、《民族文化进校园小读本》、《水族百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概况》、《贵州民族文化大观?水族卷》的译注或有关篇章的撰写。
木楼青瓦小窗台,明月掌灯书卷开。
万壑千岩留不住,乘风破浪出山来。
2、七绝·赠水族***教师杨昌盛
序:杨昌盛是一名秀的中学***教师。为弘扬水族民族文化,他创办了“月亮山文学部落”网站,并创作了大量古典诗词,在网站上和国内多家诗词刊物上发表。
殷勤相约水乡行,不惜倾囊招远朋。
吟就诗文何处写,家山点亮一明灯。
3、七绝·赠黔湘诸位诗朋文友
序:这次借过水族端节之机会,黔湘诗朋文友相聚三都,余为***年长者。
日薄西山无别求,水乡有幸识荆州。
滥竽尚可偷充数,老朽何妨试展喉。
铜鼓,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田东县祥周镇和林逢镇战国时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鼓就是物证。《后汉书》记载,公元一世纪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获得“骆越铜鼓”,距今也将近2000年。在鼓面的同心晕圈中,铸有十二生肖、八卦、盘龙等多种浮雕,并有“成化”、“万历”等汉字纪年铭文。自汉至唐,铜鼓由乐器转化为民族首领的***重器和神器,铜鼓文化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宋代以后,***王朝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元明清实行土司制度,铜鼓的***重器功能逐渐下降和衰微,但其神器和乐器功能仍在提升,时至今日,东兰、巴马、凤山、南丹、大化、都安、田林、隆林、西林、那坡等县的壮、瑶、苗、彝等民族,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还在使用。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分析,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境内主要分布在右江流域,汉代铜鼓则沿南盘江、右江东下,到达郁江、浔江流域,分布于西林、隆林、百色、贵港、桂平、藤县。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是广西铜鼓大发展时期,铜鼓遍布广西各地,形成郁江——浔江两岸、云开大山区、六万大山区几个分布中心,巨型铜鼓竞相鼓铸。因此,有的人说,铜鼓图案本身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民族历史教科书。宋以后铜鼓文化向西转移,回流到河池、百色,积淀于红水河流域。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