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树脂与离子交换树脂的区别
抛光树脂一般用于超纯水处理(EDI)系统末端,来保证系统出水水质能够维持用水标准。抛光混床树脂也叫做一次性混床,一般情况用在工艺末端,用来更进一步提高产水水质。一般出水水质都能达到18兆欧以上,以及对TOC、SIO2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抛光树脂出厂的离子型态都是H、OH型,抛光树脂只能一次性使用,不再生,一般用于半导体行业。
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带有官能团(有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具有网状结构、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离子交换树脂分阳离子激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阳树脂又分H 型和Na 型,阴树脂又分OH-型和Cl-型。用于软化和除盐水处理。
pH范围:1-14
使用温度:60℃
树脂层高度:≥800mm
运行流速:10-60m/h
结构简述
1. 进水装置:
在交换器上部设有布水装置,使进水能均匀分布。
2. 再生装置:
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方设有进液母管,管上开小孔布液,管外包覆不锈钢梯形绕丝。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用碱液即由该进液母管送入。再生阳离子交换树脂用的酸液由底部排水装置进入,再生酸、碱废液均由中排口排出。
3. 中排装置:
中排装置设置在阴、阳树脂的分界面上,用于排泄再生时酸、碱废液和冲洗液,型式为支管母管式,孔管外包覆不锈钢梯形绕丝。
4. 排水装置:
均采用多孔板上装设排水帽,多孔板材采用钢衬胶。
另外,在阴、阳树脂分界面外、树脂表面处及反洗膨胀高度处各设视窥镜一个,用以观察树脂表面及反洗树脂的情况。
筒体上部设树脂输入口,要筒体下部近多孔板处设树脂卸出口,考虑了树脂输入和卸出采用水输送的可能。
更换抛光树脂后电阻上不去的原因
抛光树脂更换好以后,要经过混合及冲洗后才能投入,因为新树脂中的TOC等含量会很高,影响UPW的产水水质,而未混合好的树脂会出现抱团现象(不要以为抛光树脂就是单一的树脂,它也分阴阳树脂,只是因为官能团间形成的共价键不易分离,外行人会说密度差别小、分不开,纯属误人子弟),这样会对树脂的交换性能大打折扣。经H型交换所产生的H和OH都不能积累起来,基本上消除了反离子的影响,交换进行的比较彻底。所以在更换树脂时,要经过充分的氮气混合后,再冲洗24h以上,TOC及电阻率达到现场使用标准时才能投入。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更换时的污染,纯粹的人为因素,严重时可能整床的树脂都要报废,因为抛光树脂是不再生树脂,很难通过再生的方法达到置换的目的。 另外,树脂存放过久或存放环境也会影响树脂的使用效率,至于更换错误的型号这类低级错误相信楼主是不会犯的。
抛光树脂是由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及氢氧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而成。抛光树脂,人们常说的抛光树脂一般用于超纯水处理系统末端,来保证系统出水水质能够维持用水标准。因此一旦拆包需尽快使用,不使用部分须仔细密封,存放于避光阴凉处,环境温度以5-35℃为宜。一般出水水质都能达到18兆欧以上,以及对TOC、SIO2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抛光树脂出厂的离子型态都是H、OH型,装填后即可使用无需再生。一般用于半导体行业。抛光树脂:人们常说的抛光树脂一般用于超纯水处理系统末端,来保证系统出水水质能够维持用水标准。树脂,原本是冠木分泌出来的类似松树分泌的那种凝胶状物的统称,后来,人们将一些性状与树脂相似的物质也称为"树脂"了,例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等。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性能决定于制造工艺、原料配方、聚合温度、交联剂及功能基团等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反应具有可逆性,因此既可以交换,也可以再生,可反复使用。
2)具有酸、碱性。H正价型离子交换树脂和OH负价型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与电解质酸、碱相同,在水中能电离出H正价和OH负价。
3)具有中和与水解性能。由于具有电解质性质,因此能与酸或碱进行中和反应,也能发生水解。
4)离子交换树脂吸收的各种离子的能力不同,具有选择性。混床抛光树脂填装设计和运行管理经常用到。可用全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平衡交换容量等来表示。单位是毫摩/升或毫摩/克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