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化学指标
化学指标是指表示有关污水化学性质方面的指标。化学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1)化学需氧量(COD)
指用化学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ge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成CO2与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简写为COD。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污染越严重。
(2)生化需氧量(BOD)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生物分解时所需要的氧量成为生化需氧量(mg/L),用BOD表示。如果污水成分相对稳定,则COD>BOD5。BOD5/COD大于0.3时,可认为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3)总需氧量(TOD)
有机物主要元素是C、H、N、O、S等,当有机物被全部氧化时,将分别产生CO2、H2O、NO、SO2等,此时需氧量成为总需氧量(TOD)。
(4)总有机碳(TOC)
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质的含碳量,是评价水样中有机物质的一个综合参数。
(5)总氮(TN)、凯氏氮(TKN)
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为有机氮、氨氮、亚xiao酸盐氮、硝xiao盐氮,四种含氮化合物总量成为总氮(TN)。凯氏氮(TKN)是有机氮与氨氮之和。
(6)总磷(TP)
包括有机磷与无机磷两类。
(7)溶解氧(DO)。
(8)PH值。
(9)***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利用活性污泥中悬浮生长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其净化污水的过程可分为吸附、代谢、固液分离三个阶段
活性污泥系统一般由曝气池、曝气系统、回流污泥系统(外回流)、混合液回流系统(内回流)及二沉池等组成。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地表水分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自然保护区;
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非直接接触的***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标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