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草原民间,每诞生一把马头琴,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仪式结束后,牧人就开始举行马头琴试奏音乐会,这是内蒙古草原上的一段古老文化遗风,同时也说明了马头琴在草原上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割舍不断的依恋。
马头琴是在我国蒙古族聚居区流传很广的民间乐器,由于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所以各地区的马头琴在形制、构造、音色和演奏技法上有许多不同,但其音乐本质是相同的。马头琴形制的特点是:斜方型(或称梯形)琴箱,双面蒙有马皮,双弦用黑色马尾编制而成,琴杆上端雕有马头图案,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马头胡琴)”在内蒙古地区称为马头琴。
二胡
下面这些流传至今的中国民族乐器,你也许没听过它们的声音,扎木聂,也许没见过它们的样子,也许将它们当作了其他的乐器,成了我们“熟悉的陌生人”。
—— 筚篥 ——
筚篥
筚篥(bì lì)起源于古代龟兹国(位于今新疆一带),也称“觱篥”、“管子”,是一种古代管乐器,也是龟兹乐中的固有乐器。后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其音色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质感,同时充满哀婉悲凉的感彩,故也有“悲篥”之名。
天津市民族乐器厂二分厂是以藏族乐器和各种少数民族乐器为主的民族乐器生产制造企业。兼营制作国内各种民族乐器。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同时出口美国、日本、南非、智利等国。广泛受到赞誉和好评。
上世纪50年代初,制琴师张纯华从南方的二胡、三弦等乐器上得到启发,选用蟒皮来给马头琴覆面,以抵御潮湿天气的影响。如今,仍有演奏者喜欢用蟒皮覆面。
现代马头琴的很多东西都标准化了:比如音孔都是统一开在琴箱正面,琴弦也换成了尼龙丝,还增加了一些现代乐器的零件,比如琴弓上增加调节弓毛松紧的螺丝,琴箱内装有音柱和音梁,来增强共鸣。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