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扎木聂厂家给您好的建议,天津王毅乐器二分厂
作者:民族乐器2020/3/14 23:14:20





现在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一些传统的民族歌曲可能都不怎么听过了。我们正在离民间音乐越来越远。但在一些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乐更有吸引力。像我了解过的民族乐器就有扎木聂,扎木聂,又称扎年。

它是藏族弹弦乐器。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它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像这样的乐器还有像琵琶,天鹅琴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这些民间艺术。

据藏文史书《红史》载,扎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用红木、核桃木制,全长108厘米。音箱为半葫芦形,长29厘米,上部较小呈棱形,下部较大呈椭圆形,蒙山羊皮或獐子皮。这样的气候使我对修建青藏铁路的环境更加感同身受,也深刻体会到建设者的艰苦付出,这条修建了几十年的铁路,承载了几代人的付出和希望。琴杆细长,指板无品。琴头向后半弧形弯曲,六轴分列两侧,顶端雕刻成龙头或无饰。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




7月11日至20日,第二届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在海南省海口举办。***31个省(区、市)及香港地区共报送乐种组合175支,经***遴选,***终有44支组合来到展演的舞台上。因为舞剧故事发生在青海的安多藏区,那里的藏族音乐和舞蹈很有特色,比如安多地区的扎木聂弹唱非常具有代表性。从北京智化寺音乐到海南黎族竹木乐队,从西安鼓乐到安徽花鼓灯,88首曲目、6场展演不仅让海南当地观众大长见识,也让评委嘉宾慨叹:“应该让我们音乐学院的学生都来看看,他们太该补上这一课了。”





在一些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乐更有吸引力。像我了解过的民族乐器就有扎木聂,扎木聂,又称扎年。它是一种长得类似于二胡的乐器,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同于乐器合奏以及独奏、伴唱、伴舞等等,可以说是用途非常的广泛。

从遥远的古代起,藏族的祖先古羌人便居住在青藏高原广阔地区,从事游牧。到了公元7世纪初,正值隋末唐初之时,“悉补野”部落的首领松赞干布将其他部族兼并后,统一了西藏地区,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逻娑(今拉萨)。在漫长而黑暗的旧社会,藏族人民身受封建势力的深重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见到光明。管身竖置并稍微向左或右倾斜,嘴含上口,用舌尖堵住管口一半,吹气冲击管壁,使管中空气柱振动,并通过手指按孔而发音。西藏和平解放并经过民主改革以后,百万农奴才彻底翻身做主人,开始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据藏文《玛科干布》记载,早在1300多年前的松赞干布时期,西藏就有了较完整的歌舞。唐代中原与藏族的交往不断发展,当时藏汉两个民族关系密切,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养宗室女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即藏王)松赞干布联姻,为发展藏汉两族人民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唐少帝唐隆元年(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又嫁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至今,在藏族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这两位公主进藏的事故,藏戏里有文成公主进藏的剧目,在拉萨昭寺前,还留存着公元821年建立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标志藏、汉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藏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传说:远古时期,西藏还是一片大海,波浪有规律地此起彼伏,涛声有节奏地传向远方,动人的韵律在天神耳边萦绕,令他心花怒放、为之倾倒。有一天,从大海中走出来一位手持扎木聂的妙音天女,她一边弹着手中的扎木聂,一边尽情歌舞。但小编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我国民族音乐学家、***音乐学院田联韬,他在《藏族传统乐器》一文中说:“筒钦、扎木年、竖笛等应为藏族本身创造的乐器。妙音天女***是天神,母亲是大海,她又称大海的女儿,不仅爱好诗词文学,对音乐艺术也有较高造诣,藏族人民十分喜爱她,故此,扎木聂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商户名称:天津市民族乐器厂二分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