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钢板的元素有那些?
合金钢主要合金元素有硅、锰、铬、镍、钼、钨、钒、钛、铌、锆、钴、铝、铜、硼、稀土等。其中钒、钛、铌、锆等在钢中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只要有足够碳,在适当条件下,就能形成各自的碳化物,当缺碳或在高温条件下,则以原子状态进入固溶体中;锰、铬、钨、钼为碳化物形成元素,其中一部分以原子状态进入固溶体中,另一部分形成置换式合金渗碳体;铝、铜、镍、钴、硅等是不形成碳化物元素,一般以原子状态存在于固溶体中。
合金钢种类很多,通常按合金元素含量多少分为低合金钢(含量lt;5%),中合金钢(含量5%~10%),高合金钢(含量gt;10%);按质量分为合金钢、特质合金钢;按特性和用途又分为合金结构钢、不锈钢、耐酸钢、耐磨钢、耐热钢、合金工具钢、滚动轴承钢、合金弹簧钢和特殊性能钢(如软磁钢、永磁钢、无磁钢)等。
在钢中除含铁、碳和少量不可避免硅、锰、磷、硫元素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钢中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钼、镍、硌、矾、钛、铌、硼、铅、稀土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这种钢叫合金钢。随各自的资源情况、生产和使用条件不同而不同,国外以往曾发展镍、硌钢系统,我国则发现以硅、锰、钒、钛、铌、硼、铅、稀土为主的合金钢系统 合金钢在钢的总产量中约占百分之十几,一般按用途把合金钢分为8大类,是:合金结构钢和弹簧钢、轴承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不锈钢、耐热不起皮钢,电工用硅钢。
调质钢 1.中碳型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较低;2.强度较高;3.用于高温螺栓、螺母材料等。
滚动轴承钢 1高碳型合金钢,合金含量较高;2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和耐磨性;3用于滚动轴承。
合金工具钢 量具钢 1高碳型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较低;2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机加工性能好,稳定性好;3用于量具材料。
特殊性能钢不锈钢1低碳高合金钢;2抗腐蚀性好;3用于抗腐蚀、部分可做耐热材料
耐热钢 1低碳高合金钢;2耐热性能好;3用于耐热材料、部分可做抗腐蚀材料
铬钼钢是什么
友利通达金属主要经营鞍钢、承钢、首钢、敬业、普阳、安钢,舞钢,新钢等钢厂,NM360耐磨板,NM400耐磨板,NM500耐磨板,20Cr钢板、40Cr钢板、65Mn钢板、40mn钢板、27SiMn钢板;20#钢板;45#钢板、42CrMo钢板、Q345B钢板、Q235B钢板等;公司自备大型数控切割机并可根据您的需求进行加工、切割各种板件,也可根据您的要求定轧各种材质规格。
铬钼钢是铬(Cr)、钼(Mo)及铁(Fe)、碳(C)的合金。
铬钼钢,又名中温抗氢钢,是指加入Cr(lt;10%), Mo等合金元素以显著提高高温强度极限和蠕变极限的钢种,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氢腐蚀和耐高温的性能,因此被广泛地运用于炼油、化工等含氢装置和高温设备中,是压力容器常用的钢种之一 。
1.淬火性好,可进行深度淬火,而不是市面上防锯形锁的表面淬火
2.对回火脆性倾向少
3.高温加工性好,加工后美观
4.熔接性好
5.冲击的吸收性能好,锤子砸上去会有反弹感,无法进行曝力***
优点
1.加工性好
2.冲击的吸收性能好
3.焊接容易用途编辑由于其特殊的性能,
常常被用于制造一些耐高温、耐高压的阀门和压力容器,如铬钼钢安全阀、铬钼钢 闸阀、螺丝刀刀头、自行车等 。
4mm、5mm、30mm厚钢板理论重量表规格表
4mm、5mm、30mm厚钢板理论重量是建材人需要熟悉的基本工程算量,只有牢记清楚,熟悉掌握,才能在平常工作事游刃有余。为了方便大家快速掌握钢板理论重量,下面小编就来给到敬讲讲4mm、5mm、30mm厚钢板理论重量表规格表、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强度,抗高温、高压、低温,耐腐蚀、磨损以及其它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要求,碳钢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钢板是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由宽钢带剪切而成。钢板按厚度分,薄钢板lt;4毫米(薄0.2毫米),厚钢板4~60毫米,特厚钢板60~115毫米。钢板按轧制分,分热轧的和冷轧的。特钢研究报告显示:薄板的宽度为500~1500毫米;厚的宽度为600~3000毫米。薄板按钢种分,有普通钢、钢、合金钢和弹簧钢、不锈钢、工具钢、耐热钢、轴承钢、硅钢和工业纯铁薄板等;按***用途分,有油桶用板、搪瓷用板、用板等;按表面涂镀层分,有镀锌薄板、镀锡薄板、镀铅薄板、塑料复合钢板等。下面来看看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薄钢板理论重量表:
中厚板理论重量表:
计算公式:W=7.85×b,b为厚mm
看完上面的表格后我们就很简单的知道4mm、5mm、30mm厚钢板理论重量了,下面我们就一一计算看看:
1、厚度4mm的钢板
每平方米质量(Kg/m2)=7.85×4=31.4kg
2、厚度5mm的钢板
每平方米质量(Kg/m2)=7.85×5=39.25kg
3、厚度30mm的钢板
每平方米质量(Kg/m2)=7.85×30=235.5kg
硬度与其他力学性能的关系
由于硬度与抗拉强度有一定的换算关系,而其他一些力学性能又与抗拉强度有关,因此硬度与其他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实践证明,由于布氏硬度(HB)与抗拉强度(σb)的关系为σb≈1/3HB,而弯曲疲劳极限(σ-1)与抗拉强度(σb)之间的关系为σ-3≈1/2σb,因而σ-1与HB之间存在下列近似关系:
σ-1≈1/6HB
此外,对中低强度钢,人们还获得如下的经验关系式:
碳钢σ-1=12 HRC 122
高强度合金钢σ-1=8.7(1 1.35ψ)HRC(ψ为面缩率)
即疲劳极限与静强度间有大致的直线规律。
在一些资料中还给出了某些材料更具体的弯曲疲劳限与抗拉强度的近似关系式,例如对碳钢有σ-1=0.35σb 12.2;对灰铸铁有σ-1=0.25σb 2;对铝有σ-1=(0.25~0.4)σb;对单相黄铜有σ-1=(0.3~0.4)σb关系等。将这些关系或“黑色金属硬度与抗拉强度的关系”和“有色金属硬度与抗拉强度的关系”给出的HB与σb的换算数据结合起来,就不难得出σ-1与HB的换算数据,即由布氏硬度(HB)推知弯曲疲劳极限(σ-1)。
由弯曲的疲劳劳极限(σ-1)还可以导出其他应力下疲劳极限与硬度的关系,其换算有下更公式:
抗压疲劳 σ-1P =0.85σ-1(钢)
σ-1P =0.65σ-1(铸钢)
扭转疲劳 τ-1 =0.8σ-1(铸铁)
还有资料证明,对于一般碳钢,当硬度为HRC 40~45时具有的疲劳强度,但以完全淬火和回火为前提,这也恰是上述σ-1与HRC关系式应用的上限值。硬度再升高,疲劳极限反而下降。
此外,硬度与耐磨性或抗磨性、可切削性等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若其他条件相同,硬度值越高,耐磨性(或抗磨性)越好,如量具、刃具和磨球等就是如此。硬度高低可表现可削性的好坏。如许多材料(特别是钢铁材料),当其硬度值处于179~230 HB范围时,其可切削性能,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其可切削性变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