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方法:影响识别方法、影响预测方法、影响综合评估方法。
环境影响识别是定性地判断开发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要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常用方法有核查表法,当影响类型复杂时,可采用矩阵法、网络图法等。
环境影响预测是对识别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开展定量预测,以明确给出各主要影响因子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大小,常用数学模型预测或物理模拟预测。当这两种手段都无法实现时,尤其是对社会、文化等难以定量的影响开展预测时,也可采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如***判断法。
环境影响综合评估是将开发活动可能导致的各主要环境影响综合起来,即对定量预测的各个影响因子进行综合,从总体上评估环境影响的大小,可采用指数法、矩阵法、网络图法、图形重叠法等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分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的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环节。环境检测则是对某种环境、污染源、污染物进行的检验和测试。其目的是满足当事人的委托需求,或者为了满足某种商业目的。
环境检测在很多时候表现为对污染物、污染源的性质、数量、浓度、性质的鉴定和检验,如对生活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和种类、室内综合环境、废气中so2浓度的测量等。环境监测过程中常常包含环境检测,比如对某种污染物、污染源性质和成分的检验等。
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方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归纳为:
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对zhi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大、面广的工作。
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和环境质量监测(所在地区的空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等监督监测)。
环评这个词可是让人又爱又恨呐,爱的呢是普通群众,因为环评对改善生活环境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就像去年北京河北的雾霾一样,周围工厂一停gong,空气立马就好了;恨的呢就是生产企业了,环评给企业带来的麻烦不仅是生产成本的增加,稍有不慎还会被罚款停gong加关厂,前前后后一套程序走下来确实让人心力交瘁。
环评是分为环评批复和环评验收两部分的,企业只拿到环评批复是不能正式生产的,不然就会被罚。这点很重要,有不少企业都以为环评批复下来了就可以生产了,这是错误的,你还得联系第三方***验收,验收过了,环评流程才是真走完。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