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在生活中是一个并不是陌生的物质,我们知道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其中氮气对电子无亲和力,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电子有亲和力,但氧气含量是二氧化碳含量的700倍,因此,空气中生成的负离子绝大多数是空气负氧离子,负离子是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了自由电子而形成的,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光电效应,喷泉、瀑布等都能使周围空气电离,形成负离子
负氧离子是如何产生的?
“负离子”或“空气负离子”,其本质是由一个氧气分子获得一个电子而形成的带负电的离子,因此称为负氧离子。在负氧离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2价,高于过氧化物中的-1价,因此又被称作称超氧离子。负氧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在自然环境中,空气中的一些分子由于电磁波(如可见光、紫外线等)、受热或大气放电作用而释放出自由电子,若电中性的分子“俘获”这些电子后,即成为了“空气负离子”。由于氧气本身“俘获”这些电子的能力很强,因此大气中负电性离子绝大部分都是负氧离子。在检测和评价“空气负离子”时,所检测的离子其实也正是负氧离子。
不同技术释放的负离子含量不同
自然界森林等地虽然拥有高纯度的负氧离子,但由于空间限制,无法时时刻刻置身其中体验,那么现在有没有什么可以不出门也能呼吸清新空气的方式呢?
实际上,我国已研发生产出了人工生成负离子技术,但是受一些传统技术(单极放电技术、双极电晕放电技术)的影响,所生成的负离子粒径大、活性低、且纯度不够,还会有一些臭氧、氮化物等衍生物的产生。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