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穿越多次广阔而开阔的海洋之后,一只40英尺的集装箱在新西兰海岸降落,这是它的后一次航行。在那里,它被一对年轻夫妻购买的,这对夫妻的宏伟愿景是把它变成一个适合他们的家。虽然集装箱的旅行可能已经结束,但它的作为一个家旅程才刚刚开始。
这是是一对充满活力的年轻夫妇,对他们的小家庭抱有很大的愿景。每一寸空间都经过巧妙设计,为空间增添了美感和功能。
这个小家由两个部分组成,两个20英尺集装箱置于一层,40英尺的集装箱置于它们之上,形成一栋两层小楼。一层主要作为夫妻的办公区,他们在这里开设了一家小企业,主要业务是T恤设计及T恤印刷。二层则是今天介绍的***--家。在这个40英尺的集装箱内设置了厨房区域、浴室和一个多功能区。室内还有个露天阳台,阳台上放置了自己种植的植物,甚至还有个户外浴缸。
客户需要300个集装箱房屋在经过多个场次的紧张谈判中,终拿下了订单,以每个集装箱房屋7200元的较***格成交,这批集装箱房屋采用瓦楞板焊接的,具有优良的防火隔热作用,但是集装箱利润很低,并没有挣到多少钱。
从百度上搜索北京集装箱租赁公司都有很多家,本网就不都列举了,找集装箱租赁公司得找实力大的,亲自去厂里考察才行,看看他们的工程案例。
本网认识一个天津集装箱租赁公司的负责人,他是今年刚从北京班里出来的,是前几年都在北京市通州区从事集装箱焊接工作,那个时候北京是没有查环保,他们的集装箱房屋都是那种瓦楞板焊接的,有满焊接或者是点焊售价在9500元到12,000元之间,那个时候有很多这样的集装箱租赁公司,规模都不是很大,但是生意还都挺好的,因为每个建筑工地都需要大量的集装箱房屋给工人们住房,这样的瓦楞板集装箱房屋价格比较低,对于在北京市的建筑工地来说,都是不差钱儿的,每个集装箱可以住4个人,如果有的建筑单位比较抠门,每个集装箱房屋里会住10个工人的。
虽然说已经有很多集装箱改装成住所的案例,但对许多人来说,集装箱毕竟是集装箱,一个放货物的货柜,怎么能用来住人呢?
来自台湾的设计师伍承研造打造的集装箱小屋,可能会颠覆你的这种看法!他将每个人的生活所需都准备好,让一切都回归到的生活型态,一切真正所需的结构都完整化。他将绿植与屋顶结合在一起,不但克服了集装箱的隔热问题,同时也解决防水排水性的问题。
一张床,一张椅,一张桌子,雅致打包箱式房,一个简单却完整的小空间,将精致美好集中在这些事物上,不繁复却也不简单,这样的设计,追寻的是人们在生活中找回自在生活的感受,简单、自然、舒适。简单即美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