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兽面纹铜鼎好货源好价格
作者:兴悦铜雕2020/9/23 5:58:40






全世界少见的青铜重器,现有商周铜器中型体大的一件。1939年在河南安阳市侯家庄武官村周边出土。立耳,正方形腹,四柱足中空,纹样以云雷纹为地纹,耳的外部轮廓饰一对虎纹,手掌相背,中有一人头数,似被虎所吞食;耳的侧缘饰鱼纹。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鼎腹上、下均饰以夔纹带组成的框架,两夔相对性,正中间以短扉棱间隔。鼎腹四隅皆饰扉棱,以扉棱为中心,有三组兽面纹,上方为牛首纹,下方为饕餮纹。脚部饰兽面纹,下有三道弦纹。


园林兽面纹铜鼎在1890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与此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镈一件,都是膳夫 克所作之器。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对于铜雕鼎同类器物器形的鉴定,即使同一类型的铜器,由于出现时间不同,形体也有很大变化,这也是断定器物年代和真伪的重要依据,铜器作伪方法有以下几种:全器均系伪器。西周孝王时名叫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造型宏伟古朴,园林兽面纹铜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由于窃曲纹如同浪峰波谷环绕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纹。鼎腹内壁上铭文共28行290字,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



现代园林兽面纹铜鼎本以仿古居多,围绕鼎的自身意义在演变,大胆创新,造型新颖,比例协调大方,比起古代鼎,添加了一份活力,加浓了些色调,更加象征着城市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铜鼎陪伴我们已经走过3000多年了,位置已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从炊器到权利的象征,到如今的广泛应用,成为公司信誉,能力的标志。公司开业,企业上市的礼品。发展到现在,铜鼎的价值慢慢的改变了,现在的收藏价值比较多,很多收藏者都喜欢收藏铜鼎来保存着。起代表性的如“中华世纪鼎”、“和谐鼎”、“昌盛鼎”等。铜鼎已经汇入了主流生活,为建设和谐,昌盛的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铜鼎的四壁、底部及内壁铭刻古今书家不同书体的寿字1万个,包括满、蒙、白、藏、苗、彝、壮、维吾尔、朝鲜等少数民族的寿字书法,寓意中华民族万寿无疆,万民永寿,万方同寿。鼎内置一尊1.8米高的鎏金寿星,内壁镌《中华万寿大鼎铸建记》,载大鼎建设的缘起及过程。






夏、商、周三代承替延续千年之久,创造了绚丽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中国文明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园林兽面纹铜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一般有圆形三足和方形四足之分,被称之为“国之重器”,是***的象征。其次从实践层面来讲,在近代,尽管中国雕塑工匠与西方雕塑家在创作形式上极为相似,但是两者肩负的社会责任大相径庭。据有关文献记载,氏族社会晚期,中原大地洪水滔天,华夏诸族共推大禹治理水患。大禹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因势利导,凿阙开河,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降服水患,实现了河晏水清,天下太平。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商户名称:唐县兴悦工艺品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