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
古往今来,酒文化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社会生活中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酒在发挥其强大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包括酒后、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社会问题以及酒依赖、酒精肝、、胎儿酒精综合症等***问题, 而所有这些危害当中以酒依赖为严重。因此,我们对待酒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客观的,酒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乃至世界传承这么久,足以证明它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之物;但是当我们面对它时,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它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助手,但是如果你不能适度地控制,它的作用也可能会适得其反。凡事要有度,这是我们在接受酒文化并将其传承所应有的态度。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酒文化"一词,是由我国的经济学家于光远提出来的。酒文化是以酒为特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中华酒文化在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心态观念的变迁,社会制度的更迭,成为它变化运行的内在动因;而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切入,成为它变化运行的外部环境。在这种内应力和外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中华酒的物质内涵、精神观念、载体结构、功能价值不断调整变化。
中国酒文化的特点
酒,在我国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被公认为世界酒的故乡。酒从诞生开始,就摆脱了纯粹具体“物”的状态,从黄帝造酒说、上天造酒说到杜康造酒说,从仪狄献酒到杯酒释兵权,酒就与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紧密相连,逐渐积淀升华成一种精神范畴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中国人饮酒,不是为了饮酒而饮酒,更多的是为精神生活,讲究“酒礼”、“酒德”,讲究天、地、人的合一,注重饮酒的,在饮酒的同时辅之以赋诗作令、猜谜及各种游戏活动,把饮酒升华为精神活动。
酒文化不仅通过物的部分———酒来表现,更多的是通过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中所获得的品格和行为方法,以及由此所积聚起来的风俗、礼仪、意识等的复合体表现出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文化的内容也愈来愈丰富。
首先,中国酒文化所体现的是一种高层次物质需求或精神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只有当生存需要得到保证以后才会去追求酒类消费。所以酒类消费所蕴含的是一种物质享受或精神享受,是一种文化价值为基础的“***商品”。
其次,中国酒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和表现的多层面性。酒文化表现在酿酒技术和工艺的探索改进上,几千年的经验积累,既形成了一个的科技门类,也是酿酒工艺的历史文化积淀;在饮酒器具上,五花八门的酒器反映了人们在陶瓷工艺、烧制技术及美术鉴赏等方面的历史进程,让人们从另一侧面去阐释和感怀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民间饮酒,敬神祭祀礼制,长幼尊卑有法度等酒礼酒俗,莫不是酒文化的直接表现;中国文学历代墨客骚人的酒文、酒赋、酒诗、酒词、酒歌、酒曲等,给后世留下了令人击节赞叹的文学精品。故有“酒是中国文学的酵母”之说。
再次,中国酒文化的含蓄性和约束性。由于中国酒文化受儒家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以“酒礼”、“酒德”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型酒文化思想,把酒当作是礼仪的象征,饮酒活动是人们学礼、施礼,进而达到人、天合一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孔子曾提出酒德是“唯酒无量,不及乱”,即饮酒的多少各人不同,没有具体数量的限制,但饮酒之后要保持神志清醒,不形骸,否则便是无酒德了。
还有,中国酒文化的怀旧性。酒的生产或消费,都被传统酒文化刻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至今仍地影响着人们的酒类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如人们普遍认为“酒是陈的香”,习惯喝浓香型酒的就不喜欢酱香型酒等,这是大多数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而表现出的固有惯性。这种明显的惯性,是酒文化怀旧的表现。
「酒文化」?
但要说哪个地方酒文化,我就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而应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酒礼、酒俗。总体来看,北方人的酒量大,平时喝酒喜欢用大杯子喝,规矩也多。南方人要随意一点,块头小,酒量也小。基本上,不管南方还是北方,在酒桌上能够保持一致的喝酒方式就是主人提议一起喝杯,后面各自为阵。少敬长,老爱幼,碰杯时辈分小的杯子要略低于对方的杯子。
在我看来,酒本身就是文化,没有,只有更好。作为一家致力于打造中国白酒文创的企业,对传统文化,我们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糟粕的东西要坚决摒弃。我们倡导的是快乐饮酒,健康生活。喝酒不醉为高,见色不迷称英豪。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