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真的是放的时间越长越就越好吗?
在人们的印象中,酒,尤其是白酒存放得越久味道就越香,事实真的如此吗?
然而,不是所有的酒都可以期地存放,如黄酒、葡萄酒、红酒、果酒等都有保质期,过了保质期还是不喝为好。
另外,真正的“陈年酒”是指在密封的酒桶中酿造存放的酒,而不是家里用瓶密封的酒,装瓶后的酒好在三年内喝完,存放时间过长即使不变质,也会产生酒精度降低、酒味变淡等品质下降的问题。
所谓酒没有保质期是一种误传。
酒在酒窑里或橡木桶里,是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出厂之后,保存条件和在酒窑里或橡木桶里都不一样了,实际上都有保持期的。
啤酒保质期是3个月,开瓶之后,当天必须喝完;红酒、葡萄酒等保质期较长,有的干红葡萄酒可以放置10年左右;对于白酒,要看酒精度与厂家,品牌厂家所生产的40度以上的白酒时间放长点没问题。
而且,不是所有的白酒都适合长时间存放的,能适合长时间存放的酒是一些度数比较高的酒,这种度数高的纯粮酿造的酒存放的时间越久,其香味会变得越浓厚纯正。
这是因为酒在存放过程中,酒中的醇类会和有机酸起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作酯化反应,它产生多种酯类物质,各种酯类都具有各种特殊的香气。
由于酒中的酯化反应相当缓慢,因此,酒一般需要贮存三四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
这也是酒没有保质期以及酒可以长时间存放的缘故。
但是酯化反应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达到饱和,酯化反应就会停止了,不会产生更多的酯,其味道也就不会越来越香。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酒精会有一定的挥发,酒精度也会下降。这时酒就会味道变淡。尤其是中低档酒,这些酒是用食用酒精和香味剂勾兑而成的,更不适合长时间存放。
所以说要想存酒就选择一些度数高的纯粮酿造酒,这些酒时间久了会产生更加温润绵柔的味道,当然酒的价值随之也就上去了。
酒文化与政治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敬神祭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普遍遵行的礼法习俗。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仰。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和祖先享用。《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决定一个部落或***的生死存亡,勇士出征,要用酒来激励斗志;凯旋,要用酒来洗尘庆功。酒与***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酒特有的力,使人上瘾,饮多致醉,不能自制,惹事生非,伤身败体,被认为是引起的根源。所以,饮酒不仅仅是饮酒者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特别是耽湎于酒,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历还有不少国君因耽湎于酒,引来之祸。高统治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不得不对酒的生产和消费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直至禁酒。
《战国策》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实践证明夏禹的预言是正确的。夏商两代的末君都是因为耽湎于酒而引来杀身之祸并导致的。西周统治者在取得天下之后,周公总结借鉴夏商两代的历史教训,制定和发布了中国早的禁酒令《酒诰》。《酒诰》中认为酒是丧德的根源,这构成了中国历某些时代禁酒的主导思想之一,成为后世人们引经据典的范例。
酒文化与教育
中国酒文化的要素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中的。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要素,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