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为什么不标保质期?
1. 酒精本身就杀菌。经过科学实验,一些***微生物即使在酒精含量10%的液体里,也不能生长繁殖,不产生***物质。
2. 度数高的白酒化学变化会非常小,加上现在密封技术发达,所以不需要标注保质期。
3. 一些低度白酒不适合长期存放,因为即便白酒密封再好,也会因为长时间存放而“透气”,导致酒精挥发微生物繁殖,使酒“变味”。
我国白酒起源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学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为什么叫“白酒”,而不是“透明酒”
众所周知,白酒是蒸馏酒,在过去,因为中国的蒸馏酒,原料各种各样,酒的特点也各有风格,所以,不同的地域酒名称呼也五花八门,很多地方的酒都以原料命名,比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还有以人名命名的,比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总之人们对于蒸馏酒的命名很乱,后来在***成立之后,才统一叫做“中国白酒”的。
白酒是无色的意思,我们经常喝酒应该也发现了,酒的酒液是无色透明的,叫白酒很合适。当然现在也有的人觉得,既然酒体是透明无色的,为什么不叫透明酒?酒友们不妨想想,如果白酒现在叫透明酒,那是不是有点怪。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