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加工什么样零件是选择设备的第l一步。企业根据技术改造和生产发展需要,确定有哪些零件、那些工序准备用新的加工设备来完成,要考虑到产品发展的远景规划。用成组技术把这些零件进行分组归类,确定准备主要加工对象的典型零件族。
在归类中往往会遇到零件规格大小相差很多、零件形状相差较大、各类零件加工工时大大超过设备满负荷工时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选择确定生产纲领又比较接近要求的典型工件族。典型工件族按外型可以分为菱形类(箱体类)、板类、回转体类(盘、套、轴、法兰)和异形类等;按加工精度要求又可分普通级和精密级等。典型零件分类清楚了,基本加工设备也就比较明确了。
数控机床应用中,常出现编程效率及加工效率较低,加工过程容易出错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数控铣螺纹数控程序的编制需要计算的参数较多,编程过程相对复杂且易出错,所以编制铣螺纹程序效率低且出错率高。
(2)对于具有均布孔或均布槽的零件,加工每个孔都要执行重复的数控程序,加工部位余量大时还需要重复调用同一条数控程序上不同的刀补值去除余量。这种重复量较大的编程工作,工作量较大,编程效率低。重复的上刀工作量大,容易出错。
(3)由于某些数控机床坐标轴行程所限,编程时不能采用循环模式,只能编写点位坐标,编程效率低且容易出错。
(4)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破损如果没及时发现,很有可能造成零件的报废。
(5)采用轮廓编程方式加工零件时,操作者需要在机床内输入刀具半径,输入的半径不同,刀具的切削轨迹也不一样。输错刀具半径容易导致零件超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