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伺服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伺服驱动器的使用、伺服驱动器的调试和伺服驱动器的维护是伺服驱动器的重要技术问题,越来越多的工业控制服务提供商对伺服驱动器进行了深入的技术研究。
伺服驱动是现代运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中。特别是用于控制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PM***)的伺服驱动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交流伺服驱动器的电流设计中,通常采用基于矢量控制的电流、伺服和位置3闭环控制算法。该算法的速度闭环设计是否合理,对整个伺服控制系统的性能,尤其是速度控制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测试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被测伺服驱动器—电动机系统和上位机。上位机将速度指令信号发送给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按照指令开始运行。在运行过程中,上位机和数据采集电路采集伺服系统的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保存、分析与显示。由于这种测试系统中电机不带负载,所以与前面两种测试系统相比,该系统体积相对减小,而且系统的测量和控制电路也比较简单,但是这也使得该系统不能模拟伺服驱动器的实际运行情况。通常情况下,此类测试系统仅用于被测系统在空载情况下的转速和角位移的测试,而不能对伺服驱动器进行而准确的测试。
位置比例增益
1、设***置环调节器的比例增益;
2、设置值越大,增益越高,刚度越大,相同频率指令脉冲条件下,位置滞后量越小。但数值太大可能会引起振荡或超调;
3、参数数值由具体的伺服系统型号和负载情况确定。
位置前馈增益
1、设***置环的前馈增益;
2、设定值越大时,表示在任何频率的指令脉冲下,位置滞后量越小;
3、位置环的前馈增益大,控制系统的高速响应特性提高,但会使系统的位置不稳定,容易产生振荡;
4、不需要很高的响应特性时,本参数通常设为0表示的范围:0~100%。
伺服驱动技术作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它产业机械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国内外普遍受到关注。在20世纪后10年间,微处理器(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伺服驱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交流伺服驱动技术取代直流伺服驱动技术的话,那么,20世纪90年代则是伺服驱动系统实现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10年。这一点在一些工业发达***尤为明显。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