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杆主要以液压油缸为例,缸筒、活塞杆(油缸杆)、活塞、端盖几部分组成。其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活塞杆加工要求高,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4~0.8um,对同轴度、耐磨性要求严格。
活塞杆在一定程度上会从设计思想的角度考虑不希望承受径向力,但受实际结构的限制,液压缸的活塞杆不可避免地要承受相当部分的径向外力。为此,液压缸活塞的长度必须适当,一般取活塞杆外径的0.7~1.0倍。以增加它的导向作用和加大支承表面积,从而达到降低磨损、提高液压缸使用寿命的目的。
移除活塞杆之前,液压回路应减压。否则,当与油缸衔接的油管接头拧开时,回路中的高压油会敏捷喷出。当液压回路减压时,松开溢流阀处的手轮或调压螺钉,卸载压力油,然后切断电源或动力源,停止液压设备。
拆开时,避免损坏活塞杆顶螺纹、油口螺纹、活塞杆表面和缸套内壁。为了避免活塞杆等细长零件曲折或变形,放置时应运用垫木支撑平衡。
拆开应按顺序进行。因为各种液压缸的结构和尺寸不同,拆开顺序也略有不同。一般是先排掉油缸两个腔内的油,再拆下缸盖、活塞和活塞杆。拆开液压缸缸盖时,用工具将卡键或卡环与内卡键衔接,不要挖掘;法兰盖必须用螺钉推出,不允许锤击或硬撬。当活塞和活塞杆难以拔出时,不该强行拔出,应在拆开前查明原因。
耐磨性好,镀铬层随工艺规范不同,可获得不同的硬度400~1200HV。滑动摩擦系数约为钢与铸铁的50%,并有抗粘附性。
耐腐蚀性较好,镀铬层在轻微的氧化作用下即表面钝化,形成很薄且透明的钝化膜,在常温下长期不变色,对镀铬层起保护作用。
镀铬层强度随厚度增加而降低,镀铬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于自身晶体间结合强度,而抗拉强度与疲劳强度随镀层厚度增加而下降。因此,镀铬层厚度一般应≤0.3mm。
活塞杆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木工、纺织、自动化设备、轻工机械等各种工业机械及配套设备。
由于表面淬火是利用产品自身余热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逐步降低,没有一个完整的回火保温过程,回火时间短,应力消除不完全,部分产品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在后续磨削加工过程中,如果磨削内应力与表面淬火的残余内应力相叠加,当应力值超过材料抗拉强度时,活塞杆表面会产生应力裂纹,如果应力没有超过材料抗拉强度而以残余应力形式存在于产品当中,在后续镀铬或使用过程中因应力重新分配而引起镀层开裂,造成镀铬层产生裂纹。因此,活塞杆镀铬前必须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磨削与表面处理产生的内应力。去应力退火加热温度为200-230℃,保温190min后随炉冷却到160℃出炉空冷。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