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在遇到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时候,你说不生气吧,那是不可能的,甚至都会有怎么就生出这样的宝宝的想法,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生出来的,因此还是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在孩子面前要好好的教导,因为孩子还小,可能还没有明白学习的意义,可能还没有从学习当中找到乐趣,这个需要慢慢的进行指导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在那里生闷气哦。
对拖拉磨蹭的孩子要停止催促,坚持表扬;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家长就更生气。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发现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时,就表扬。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积极动机,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的孩子都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或认同,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那么磨蹭,父母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是必须的。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你看你做的多快","做的真棒,加油啊","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孩子便会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而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另外,为了使孩子更有动力,当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或者当他达到了大人的要求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给孩子加一个小红星,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用鼓励和奖赏来"催"孩子做事,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1、对孩子要鼓励
孩子很多在考虑中出现的错误,与心理因素也有关系,平常容易激动和紧张的孩子,出现粗心的频率高,所以尽量保持心理素质稳定,不要大悲大喜。
2、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自理能力差,责任心欠缺,导致孩子做事马虎、粗心。学习中出现的粗心现象正是孩子不良生活习惯的一种表现。建议父母摈弃以往过于保护、包办等不当的教育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生活的井然有序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孩子多做细活,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耐心。
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时候让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点时帮着洗碗。让他负责扫地或者洗碗,这就是他的责任,干好了要给予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家长不能客气,应该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