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空洞的预防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应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投料要准,搅拌要匀,和易性要好,入模后振捣密实。
(2)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洁净,不得粘有干硬的水泥等杂物;模板拼缝要严密,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钢模板应用水性脱模剂,涂刷均匀。
(3)钢筋过密部位应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筑,并应精心操作,认真振捣,确保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密实;
(4)拆模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严禁过早拆模。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而底模则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
4、麻面修复
(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麻面与蜂窝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聚合物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2)较大面积或较严重的麻面蜂窝,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料,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3、降板区域缺棱掉角的预防
项目逐步淘汰降板区域木模板,降板吊模全部采用钢框模板,可以显著提高降板区域混凝土成型质量,钢框模板在混凝土终凝前拆除,且拆除过程的中四边要均匀提升,模板拆除后视情况对降板边角进行二次抹光压实。
4、麻面预防措施
(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坍落度和粗骨料粒径,加强振捣,振捣时间(15~30s)以混凝土不沉落表面出现浮浆为限。
(2)当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大于3M时,须采用串筒和溜槽等工具,或在柱、墙的模板上,沿其高度方向留出“门子板”,将混凝土改为侧向入模,以此缩短倾落高度,浇灌时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修补工艺
1. 修补方法
(1)干粉修饰法:采用水泥(3份):白水泥(1份),搅拌均匀,用海绵蘸直接涂抹在需要修饰区,视孔眼饱满,并擦拭干净表面无浮灰即可,修饰时间应在构件脱模后及时进行。主要修补表面小气孔现象。
(2)浆体修补法:采用水泥(2份):白水泥(1份),用胶水搅拌均匀,用在修补区刮平,然后用刮片刮至表面平整,待修补面快干时,用干粉修饰法进行调色,300-500目砂纸打磨。浆体修补法主要是对麻面、砂斑、砂线现象修补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