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桩过程中作好施工记录,至接近设计要求时,即可对贯入度或入土标高进行观测,后达到设计要求为止。若桩须深送入土时,应用送桩。送桩时注意采用坚硬的木料或钢铁制成,长度和直径视需要而定,使用时,将送桩放于桩顶头上,使其与桩在同一垂线上,锤击送桩,将桩慢慢打入土中。如果打桩过程中出现贯入度突然剧变,则可能桩尖已穿过硬土进入软土层,或桩被打断,此时应对照地质资料进行检查。若是软土层,可继续施打;若是断桩,应在其旁补打一根。桩身若突然发生倾斜角,此时应视情况用木架顶正或拨出后补桩;若桩打不下去,桩锤严重回跳,可能是桩尖顶到孤石或已打到硬土层,这时应减小桩锤落距,慢慢下打,待桩尖穿过障碍后再加大落距。
一般情况下,桩各节均采用相同壁厚,有时为使桩进入较硬的持力层,需加大锤重并增加锤击数,对承受较大冲击的上节桩,可适当加大壁厚。桩长易调整、浪费少。钢管桩常规每节长6m,采用焊接接长,当持力层埋深变化时,根据沉桩实际情况可以任意切割或焊接,切割部分还可以接到其它钢管桩上,不会象其它桩型造成浪费,并可以准确控制桩顶设计标高,对施工极为有利。挤土有限、对周边影响少。钢管桩大多采用敞口式,加之管壁薄,压桩过程中土可以进入桩身,形成土塞效应,从而降低挤土和表土隆起,减小土的扰动,降低对场地周边设施的影响。
预应力管桩沉入土中的节桩称为底桩。底桩下端部都要设置桩尖(靴)。管桩桩尖(靴)形式首要有三种:十字型、圆锥型和开口型。十字型和圆锥型也称闭口型。湖北区域选用开口型桩尖(靴)对比多,开口型桩尖(靴)沉入土层后桩身下部约有1/3桩长的内腔被土体塞住,沉桩时发作的挤土效果比封口型桩尖(靴)要小一些。但封口型桩尖沉入土层中,桩身内腔在电灯和手电光的照射下一望而知,因而,可用目测法查看成桩的桩身质量,并用直接量测法复测沉桩长度。桩尖标准不符合规划请求,也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所以湖北标准《预应力管桩根底技术规程》DBJ15-22-98对常用桩尖标准作出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