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调试是做什么的
调试是系统的过程,通过该过程可以测试一件设备,系统或设施,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意图和其操作员的操作要求。
自动化设备调试是生产测试周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不要忽视这些过程的重要性,尤其是当自动化设备系统是具有多个相互依赖关系和模块的大型系统时。跳过质量检查部分,可能会失去大量潜在受众,因为现代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谨慎和苛刻。
自动化设备调试的步骤
1、检测:检测是调试的阶段。开发人员应发现错误的性质。为此,开发人员应在测试人员报告的确切条件下重现该问题。换句话说,测试人员在特定条件下使用自动化设备发现的问题应在相同条件下再次出现在开发自动化设备上。
2、隔离:此调试阶段涉及将代码的错误部分与其他可正常运行的部分分开。这种分离将帮助开发人员保护代码的健康部分,使其免受错误代码修正时可能发生的任何更改。它还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节省测试时间。
3、固定:调试的部分。修复可能会修改系统行为并产生意外结果。因此,对系统有充分的了解非常重要。开发人员面临的常见问题是,修复一个错误可以使隐藏的错误浮出水面。在某些情况下,修复可能很简单,而在修复也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完全重写。
4、测试:测试是应该执行的阶段,以确保程序正确运行。开发人员还需要确保调试不会影响程序的其他部分。
绘制详细的二维设计装配图控电柜接线图
步:蜗杆轴包含8个零件,先给每一个零件建立一个图层。
>箱体层
>蜗杆轴层控电柜接线图
>齿轮层控电柜接线图
>滚动轴承层
>挡油盘层控电柜接线图
>***螺母层
>左端盖层控电柜接线图
>右端盖层
第二步:切换到“蜗杆轴”层,绘制蜗杆轴。注意要将零件的主要结构准确的绘制出来,尺寸不合适的地方要进行圆整。结果如下:
>第三步:切换到“挡油盘”层,画出挡油盘的轮廓形状。
>第四步:切换到“滚动轴承”层,绘制出滚动轴承的形状。
>第五步:切换到“螺母”层,绘制出螺母。
用上述方法依次画出其他零件,即可得到图示装配图。绘制过程中可将一些不相关的零件层关掉,使图面简洁。
设备润滑管理,设备维护***控电柜接线图
六) 设备润滑管理
第十八条 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1、各部门设专职润滑员负责设备润滑工作。
2、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
3、各部门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4、对大型、特殊、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5、润滑人员要做好设备润滑新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
6、认真做到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执行和修改
1、各部门的生产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必须逐台制订,并和使用维护规程同时发至岗位。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的内容是:
(1):规定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2)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
(3)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4)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5)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3、岗位操作及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设备润滑“五定”图表规定,并做好支行记录。
4、润滑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润滑“五定”图表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位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二十条 润滑油脂的分析化验管理
设备运转过程中,由于受到机件本身及外界灰尘、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易使润滑油脂变质,为保证润滑油的质量,需定期进行过滤分析的化验工作,对不同设备规定不同的取样化验时间。经化验后的油品不符合使用要求时,要及时更换润滑油脂。
第二十一条 设备润滑新技术的应用与油品更新管理
1、各部门对生产设备润滑油跑、冒、漏情况,要***研究攻关,逐步解决。
2、油品的更新换代要列入公司年度设备工作计划中,并经过试验,保证安全方可加以实施。油品更新前必须对油具、油箱、管路进行清洗。
?装配图的特有表达方法控电柜接线图
控电柜接线图
(1)沿零件结合面的剖切画法和拆卸画法
为了表示部件内部零件间的装配情况,在装配图中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结合面剖切,或假想将某些零件拆卸后再画出视图,结合面上不画剖面符号。(见下图俯视图)。
(2)假想画法
对于不属于本部件,但与本部件有关系的相邻零件可采用双点划线来表示。
对于运动的零件,当需要表明其运动极限位置时,亦可用双点划线来表示。
(3)简化画法控电柜接线图
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纹紧固件等,可以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需用点划线表示其装配位置。
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刀槽等,允许省略不画。
(4)夸大画法
装配图中有些薄垫片、小间隙等,如按其实际尺寸画出不能表达清楚时,允许把它们的厚度、间隙适当放大画出。(见下图中的主视图)
4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控电柜接线图
装配图的绘制原则
绘制装配图时,不但要正确运用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法,还要从有利于生产、便于读图出发,恰当地选择视图,将部件或机器的工作原理,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的基本结构、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