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起源
19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Van Leibig建立了矿质营养理论的雏形,奠定了现代无土栽培技术的理论基础。Sachs和Knop在1860年前后成功地在营养液中种植植物,建立了沿用至今的用矿质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并逐步演变成现代的无土栽培技术。1929年,美国的Gericke进行了大规规模的无土栽培研究,用营养液种出了高达7.5m的番茄,单株收果实14kg。20世纪40年代,无土栽培作为一种新的栽培方法,陆续用于农业生产。
无土栽培技术避免土壤连作障碍
设施栽培中,土壤受自然雨水的淋溶,水分养分运动方向是自下而上。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使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由土壤下层移向表层,常年累月、年复一年,土壤表层积聚了很多盐分,对作物有危害作用。尤其是设施栽培中的温室栽培,一经建设好,就不易搬动,土壤盐分积聚后,以及多年栽培相同作物,造成土壤养分平衡,发生连作障碍,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万不得已情况下,只能用耗工费力的”客土”方法解决。而应用无土栽培后,特别是采用水培,则从根本上解决了此问题。土传病害也是设施栽培的难点,土壤消毒,不仅困难而且消耗大量能源,成本可观,且难以消毒。若用药剂消毒既缺乏***,同时药剂***成分的残留还危害健康,污染环境。无土栽培则是避免或从根本上土传病害的有效方法。
无土栽培技术有效防止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
土地重茬带来的土壤病害日益严重,虽然也可以采用土壤消毒的办法来解决,但是土壤消毒不仅成本高、费工、费药,而且效果也不十分理想。
如果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由于它的栽培环境完全与土壤隔离,所以可以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只要对种子、培养基、器械、营养液等进行认真的消毒,管理得当,一般不易病害,可以实行高度连作,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正是因为无土栽培方式在防止土传病害发生上具有的优越性,因而在蔬菜的无公害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