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发展水肥一体化?
一是有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用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主要粮食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只有发达***的一半,我国缺水比缺地更严峻。化肥用量居世界首位,利用率低于发达***20%以上,低效高耗,浪费严重。应用水肥一体化可节约用水4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
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浇水和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具有省肥节水、省工省力、省时省电、增产的特点。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可以节水30%以上,省肥30%-50%,人工成本降低70%左右,水和肥料利用率可达90%以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
水肥一体化设备重力式技术模式
亦称为微型式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是以安装在距地面1.5-2米高处水罐内的肥料溶液自身重力为动力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只在温室一端安装一个水罐支架,在支架上安装一个容积约两立方米的水罐,以后再根据农户对灌溉方式的需求情况(如滴灌、微喷、膜下沟灌、膜上沟灌等节水技术)安装相应的设备。该模式对水源、水压要求较为宽泛,也不需要通过变频调速满足管路系统对水压和水量的要求,因此,更适合不便于安装常规地灌设施的规模较小、特别是一家一户生产的需要。
水肥一体化技术贡献
这一技术不仅实现了水肥的综合利用,还能有效控制作物根系的湿度(特别是温室大棚),减少了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以及的使用量,在节约成本投入的同时,可大幅降低对水土的污染。不仅如此,水肥一体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在改善土壤品质、保持土壤营养物质、防止土地盐渍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方面也有显著效果,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大型农场所采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