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渣作为栽培基质必须有适宜的理化性质,易分解的有机物大部分分解,施入土壤后不产生氮的生物固定,通过降解除去酚类***物质,消灭病原菌、病虫卵和杂草种子。因此,必须对菇渣进行特定工艺的处理,方可作为栽培基质使用。
通常采用好氧堆肥法,利用微生物菌剂发酵作用,即高温堆肥发酵,将菇渣与填充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合适的水分、通气条件下,使微生物繁殖并降解有机质,从而产生高温,消灭其中的病原菌及杂草种子,使有机物达到稳定状态。
将辅料混合,加入清水搅拌均匀,用水泵向菇渣堆均匀喷洒,翻堆混合,直到含水量在50%左右,用手紧抓,指缝有水渗出,覆膜发酵。温度升高后,经常翻堆,使内外发酵均匀,保证温度在65以下。大概3个月时间,检查菇渣堆料颜色,发酵前堆料呈浅***,发酵后呈黑褐色,发酵前堆料有新鲜蘑菇味。
蘑菇渣可以当成肥料使用,但是要经过发酵。菌棒中,主要原料是棉籽壳、木屑、稻草等植物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质等高分子物质,但是食用菌可以分泌酶,将其分解成小分子糖、酸、醇等。因此,在废料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氮浸出物,以及磷、钙、钾、硅等矿物质元素。
蘑菇渣可以当成肥料使用,但需要经过发酵处理。蘑菇的菌棒中,主要原料是棉籽壳,木屑,稻草等植物秸秆,其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质等高分子物质,但是食用菌可以分泌酶,将它们分解成可溶于水、能被食用菌细胞所吸收的小分子糖、酸、醇等。因此,在废料中会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氮浸出物,以及磷,钙,钾,硅等矿物质元素。
食用菌的废料(菇渣)完全可以再利用。食用菌的培养料主要是棉籽壳、木屑、稻草等植物秸杆,由于这些原料的主要成分是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质等高分子物质,不能被动植物直接吸收。
原料中的粗蛋白含量是 2 – 8%,废料则为 7.2 – 9.5%;原料中的粗脂肪含量是 0.4 – 2.4%,废料则为 2.7 – 6.7%;又如原料中的粗纤维含量是 29.5 – 40.2%,废料则为 15 – 28.2%;再如原料中的木质纤维含量是 14.5 – 15.1%,废料则为 10.9 – 11.4%。
蘑菇渣是食用菌产业的固体废物,磨菇渣中含有食用菌的代谢产物:包括糖类、有机酸类、酶和生物活性物质,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以及残留的菌丝体,蘑菇渣具有生态高值化利用的潜力。
为实现蘑菇渣的资源化利用,采用7种常见腐熟微生物菌株,研究了不同微生物复配对蘑菇渣腐熟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处理组(蜡状芽孢菌、巨大芽孢菌、多黏类芽孢菌、绿色木霉和黑曲霉)与其他处理组相比具有更好的腐熟效果,发酵堆体温度高达63℃,≥ 55℃持续时间长达12 d,有效活菌数达0.26亿cfu·g,均优于其他处理,pH值和色泽也达要求;腐熟后氮、磷、钾总养分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全氮含量提高了36%,达到21.1 g·kg;全磷(PO)含量提高了66%,达到10.1 g·kg;全钾(KO)含量提高了38%,达到25.9 g·kg;有机质降解后含量降至585.4 g·kg。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