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自动化
几十年前中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出现了“人口红利时期”,很多人都在工厂工作,每日重复着简单而繁重的体力活动,而随着机械化的普遍,一部分工作由机器来完成,只留下懂技术的工作人员和愿意从事重体力活的工人,但是随着老一辈的退休,年轻人大多不再愿意从事这种乏味而繁重的工作,这就需要各工厂尽快实现自动化,以“机器换人”为的智能自动化制造已经逐步成为企业的选择。
在数控车床上配装自动送料和自动接料系统,是提高机床自动化程度的一种方式,可以解决难招操作工的问题。部分工厂没有实施自动化的理由是产品利润微薄,无法支撑实施自动化的巨大投入,或者是工厂缺乏自动化的管理实施人才。数控车床自动化一定需要巨大的投入和管理费用吗?不一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实施自动化,完全有可能做到低成本的自动化。
数控机床低成本自动化已经到来
数控机床长料自动送料的方法可分为推料法和拉料法两种。推料指的是推料设备位于数控车床外,用推力把长棒料从主轴通孔推入机床;拉料指的拉料装置位于机床内,用拉力把长棒料从主轴通孔拉入机床。推料法有成熟的商品化设备,如可以放置多根棒料的储料式长棒料自动送料机、放置单根棒料的单管油浴式长棒料送料机和重锤式长棒料送料机,经过制造厂商的商品化推广,在工厂中的认知度比较高,应用也比较广泛。拉料法投入很小,因商业化的价值不高,研究和推广的人都很少,但拉料法自动送料装置的使用效果不亚于推料法的送料机,***少、快,非常值得在工厂推广。
机床如何发展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机床是一类生产工具,为制造业服务。机床等工业装备的产业提升,是随着整体制造业的升级而提升的。如果缺少本土制造业的支撑,机床行业孤掌难鸣。相反,当国产项目足够多,那么国产机床也会积累足够的经验,并开发出相应的技术。
例如,我国的超大重型机床的发展是世界的,因为这些企业能够拿到船舶、潜艇、等订单,类似的设备造得多了,经验也自然提升。而近十几年来,类似的大项目在发达***并不多见。
但是,我们也必须头脑清醒:单靠内循环项目是不足以让大部分工业设备厂家获得技术提升的,必须有足够大的外部市场。
不要忽视机床非关键零部件
数控、伺服、主轴、导轨、传动机构等机床关键零部件基本上被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控制。这些零部件的用户粘性也很大,新品牌不容易被接受。所以要在数控领域取代传统供应商的地位,短时间难度很大。但是,除了挑战这些关键零部件之外,将非关键功能作为突破口,也是不错的选择。这就包括冷却系统、润滑系统、防水防爆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