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探伤设备涡流探伤
涡流探伤法是工业各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无损检测方法。它以电磁感应理论为基础,不需任何耦合剂就可对试件进行的快速自动检测。对于无缝钢管这种形状规则而单一的试件来说,则更是大批量快速检测的有力工具。
适于钢管质量检验的自动涡流探伤方法主要有点式探头探伤法和穿过式探头探伤法两种。前者采用点式探头高速旋转的方法来探测钢管中的纵向缺陷,其检测速度由探头的数量和其旋转的速度而定,一般来说比较慢,加之设备较复杂,因而其应用不太广泛;而后者则采用穿过式探头来检测钢管中的横向缺陷,且对钢管表面和近表面的常见缺陷如裂口、凹面、结疤及部分外折等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因此成为钢管检验的主要方法之一;并且,由于涡流探伤法对通孔特别敏感,因此有关标准规定它也是代替钢管水压试验的主要方法之一。
此方法通常用于检测直径小于100mm(180mm),壁厚小于6mm的管材。此方法优点是:设备简单,探伤速度快(一般可达 60 m/min以上),无消耗品;缺点是:穿透性差。灵敏度与材料的性质和几何位置有关,管端盲区较大。
钢管探伤设备漏磁检测法
漏磁法检测基本原理是:
被测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被磁化,当材料中无缺陷时,磁力线绝大 部分通过被测材料,此时磁力线均匀分布;
当材料内部有缺陷时,磁力线发生穹曲,并且有一部分磁力线泄漏出材料表面,形成漏磁场。
用磁元件检测被磁化材料表面逸岀的漏磁场,就可判断缺陷是否存在。
同样尺寸的缺陷,位于表面上和表面下形成的漏磁场不同:
表面上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大;缺陷在表面下时,形成的漏磁场将显著变小。
漏磁通法适用于各种铁磁材料,可以对裂纹、腐蚀等缺陷进行检验,并可以判别缺陷的位置。
钢管探伤设备超声探伤的发生和接收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声波的发生可以用电动扬声器。超声是一种高频机械波。发生水下超声可用磁致伸缩换能器,而工业探伤用的高频超声,是通过压电换能器产生的。压电材料主要采用石英、钛酸钡等。这些材料为什么能发生超声波,是因为她们具有压电效应,可能将电振动转换成机械振动,也能将机械振动转换成电振动。
要使压电材料产生超声,可把它切成能在一定频率下共振的片子,这种片子叫做晶片。将晶片两面都镀上银,作为电极。当高频电压加到这两个电极上时,晶片就在厚度方向产生伸缩,这样就把电震动转换成机械振动了。这种机械振动发生的超声,可传播到被检物中去。
反之,将高频机械振动传到晶片上时,晶片就被振动,在晶片两电极之间就会产生频率与超声相等、强度与超声成正比的高频电压。这个高频电压可经放大、被检,并显示在示波屏上。这就是超声波的接收。
钢管探伤设备柔性相控阵探头
超声换能器单元以阵列形式安置于柔性层介质中或表面,而构成柔性超声换能器阵列,因柔性超声换能器阵列能够贴合各种具有不同形状的工件表面,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避免了因表面不规则引起声束扭曲、灵敏度下降等问题发生。
柔性相控阵探头可分为一维柔性相控阵探头和二维柔性相控阵探头。一维柔性相控阵探头通过机械装置将探头内各个晶片压在工件表面,利用工件轮廓测量仪测出表面形状,随后根据计算机对该轮廓的律算法进行实时处理;二维柔性相控阵探头是在二维矩阵的表面涂抹一层柔软的弹性树脂,弹性树脂能与工件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实现三维成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