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音箱现以质量较好的丝膜和成本较低的PV膜等软球顶的居多。低音单元它决定了音箱的声音的特点,选择起来相对重要一些,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纸盆,又有敷胶纸盆、纸基羊毛盆、紧压制盆等几种,纸盆音色自然、廉价、较好的刚性、材质较轻灵敏度高,缺点是防潮性差、制造时一致性难以控制,但HiFi系统中用纸盆制造的比比皆是,因为声音输出非常平均,还原性好;布,有较宽的频响与较低的失真,是酷爱强劲低音者之,缺点是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灵敏度不高轻音乐效果不甚佳;羊毛编织盆,质地较软,它对柔和音乐与轻音乐的表现十分优异,但是低音效果不佳,缺乏力度与震撼力;PP(聚)盆,它广泛流行于音箱中,一致性好失真低,各方面表现都可圈可点。
承载功率是音箱的安全指标,表示该音箱能够长期承受的输入功率大小,低于此值的输入显然是安全的,如果长时间都超过这个极限,就容易使音圈过热烧毁。承载功率这一指标为我们安全使用音箱提供了参考,但也应该注意到“长时间”这个前提,短时间超过承载功率是允许的,例如音乐信号中有许多短暂的峰值,其功率强度超过平均功率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但持续时间都非常短暂,也就是转瞬即逝,播放这样的信号,只要平均功率不超过音箱的承载值,则完全没有问题。
音箱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明的100W功率,是指音箱的承载功率,意思是说只要不长时间输入超过100W的功率,音箱就不会损坏,而不是指需要使用100W的功放。至于需要多少瓦的功放才能推动,主要看音箱的灵敏度高低和需要的输出声压级有多大,跟音箱的承载功率没有关系。一般说来,灵敏度特别低的音箱总是少数,而且普通家庭环境下需要的声压级也不会很大,50W的功放已经可以满足很多音箱了。
市面上的音箱形形***,但无论哪一种,都是由喇叭单元(术语叫扬声器单元)和箱体这两大基本的部分组成,另外,绝大多数音箱至少使用了两只或两只以上的喇叭单元实行所谓的多路分音重放,所以分频器也是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音箱内还可能有吸音棉、倒相管、折叠的“迷宫管道”、加强筋/加强隔板等别的部件,但这些部件并非任何一只音箱都,音箱基本的组成元素只有三部分:喇叭单元、箱体和分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