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种支架稳定性和掩护挡矸性都较好,调高范围大,所以逐渐发展推广,早期大多为短顶梁插底式的支掩掩护式支架,虽可适应松软顶板条件,但支撑能力低,工作空间小,配套复杂,生产能力低。7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引进并研制了掩护式和支 撑掩护式支架,并了带平衡千斤顶的支顶掩护式 支架,在架型和结构上都取得重大突破,使这种支架不仅具备传统掩护支架的基本优点,同时大大提高了支撑能力,加大了工作空间和配套能力,而且支架的结构和操作都比较简单。支撑掩护式支架则吸收了支撑式和掩护式支架的基本特点,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从70年代末以后,支撑式支架逐渐被掩护式和支撑掩护式支架淘汰。立柱有双伸缩和单伸缩等形式,双伸缩立柱调高范围大、使用方便,但其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高、成本高,可靠性较差。
液压支架大修阐述立柱镀层有机械划痕。修复方法主要是修镀,保证直径不大于Φ0.2mm,缸体内表面有下列缺陷时,可用油石修整。轴向划痕深度小于0.2mm,长度小于50mm。径向划痕小于0.3mm,长度小于圆周的1/3。活柱弯曲变形。将弯曲变形较小的活柱校直是常用的修复方法,活柱和活塞杆的直线度误差不超过0.5%,活塞杆的直线度要求在0.2%以内。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不大于0.8um。对于严重变形的必须更换新的活柱。底座是将顶板压力传递到底板并稳定支架的部件,除了满足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外,还要求对底板起伏不平的适应性要强,对底板接触比压要小,其主要作用包括:1。在升井的支架中有部分支架的立柱用肉眼便可发现有明显的弯曲变形,主要是由于采面煤层顶部来压过大,超过支架的支撑力。对于这类情况主要在撤去压力后采取更换新立柱方式来处理。
2.4.3 支撑顶板
支架移到位后,将组合操纵阀中的立柱操纵阀手把扳向升柱位置,(在升柱过程中同样需协同操纵平衡升斤顶操纵阀),高压乳化液即由操纵阀出液口输出,通过立柱控制阀组,进入立柱活塞腔,推出活柱顶梁上升。当顶梁与顶板紧贴后即立柱达到初撑力关闭操纵阀,这时支架由初撑力来支撑顶板。由于顶板的逐渐下沉,支架所承受压力便逐渐增大直到达到支架的工作阻力。支架初撑后,随着顶板下沉,立柱下腔压力增加,直至增加到支架安全阀的调正压力,立柱下腔压力达到工作阻力,此阶段为增阻阶段。
2.4.4 推进运输机
当需要推移输送机时,将操纵阀中的推移操纵手把扳向推溜位置,高压乳化液即由操纵阀出液口输出,直接进入千斤顶活塞腔,使活塞杆伸出,将前部输送机推向煤壁方面,到位后将操纵手把扳回中间位置,停止进液即可。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