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种支架稳定性和掩护挡矸性都较好,调高范围大,所以逐渐发展推广,早期大多为短顶梁插底式的支掩掩护式支架,虽可适应松软顶板条件,但支撑能力低,工作空间小,配套复杂,生产能力低。7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引进并研制了掩护式和支 撑掩护式支架,并了带平衡千斤顶的支顶掩护式 支架,在架型和结构上都取得重大突破,使这种支架不仅具备传统掩护支架的基本优点,同时大大提高了支撑能力,加大了工作空间和配套能力,而且支架的结构和操作都比较简单。支撑掩护式支架则吸收了支撑式和掩护式支架的基本特点,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从70年代末以后,支撑式支架逐渐被掩护式和支撑掩护式支架淘汰。液压支架是一种利用液体压力产生支撑力并实现自动移设来进行顶板支护和管理的一种液压动力装置,是综合机械化采煤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
活动侧护板 布置在顶梁、掩护梁或连杆侧面,起 挡矸和防倒调架等作用的辅助装置,多由千斤顶、弹 簧、导向杆和结构件等组成,可使支架在一定宽度范围 内伸缩。常见的有直角伸缩式和铰接式,后者结构简单 但封闭性差,只能用于顶梁上,适合于稳定顶板。动力元件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直角 式结构较复杂,但封闭性好,适用范围广,使用普 遍。
护帮板 在支架前方顶住煤壁,防止片帮的板状 构件,用于易片帮的煤层,常见的有下垂式、单铰上摆 式和四连杆上摆式等。用护帮千斤顶直接使护帮板摆 动,或者通过连杆机构实现摆动。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分为村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下垂式摆动量小,后 两种形式摆动量较大,护帮可靠,必要时还可翻平护帮 板以支托顶板,其中又以连杆式的护帮力较大。厚煤层 支架护帮板还可用伸缩或铰接方式伸长。
液压支架在工作过程,必须具备升、降、推、移四个基本动作,这些动作是利用泵站提供的高压乳化液通过工作性质不同的几个液压缸来完成的。 升柱:当需要液压支架上升支护顶板时,高压乳化液进入立柱的下活塞腔,另一腔回液,推动活塞上升,是与活塞杆相连的顶梁紧紧接触顶板。各油缸在井下拆装运搬过程中,应先将它物收缩至长度,便于搬运和防止活塞杆表面碰伤锈蚀。 降柱:当需要降柱时,高压乳化液进入立柱的上活塞腔,另一腔回液,推动活塞下降,顶梁脱离接触接触顶板。
支架和输送机前移:支架和输送机的前移都是由底座上的推移千斤顶来完成。液压支架大修工有必要熟悉液压支架的性能及构造原理和液压控制体系,知晓本操作规程,可以按无缺标准保护养护液压支架,懂得顶板办理办法和本作业面作业规程,经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当需要支架前移时,先降柱卸载,然后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腔,另一腔回液,以输送机为支点,缸体前移,把整个支架拉向煤壁;当需要推移输送机时,支架支撑顶板后,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下腔,另一腔回液,以支架为支点,使活塞杆伸出,把输送机推向煤壁。
液压支架维修立柱活柱外伸至全行程的2/3处,自然放置16小时,活柱回缩量不大于2mm(排除温度变化的影响)在额定液压下,按规定动作5次(含一次运动部件在极限位置稳压5min)各液压元件不得出现渗漏。插板千斤顶(图ZT/S080a)插板千斤顶位于尾梁内部,前端与插板相连,后端与尾梁相接。单、双伸缩立柱及各类千斤顶,在各级活塞杆伸出全行程1/3的工况下,用2MPa压力供液,保持2min,压降不得超过0.5MPa;在上列工况下,使用泵站规定工作压力进行高压密封试验,不得有压降现象。
液压支架维修在泵站工作压力下各操纵阀均置于零位,不得有内泄漏。支架分别升到位置和距离位置150mm处,停止供液,保持5min,各部位不得有渗漏,支架不下降。操纵阀在液压支架控制系统中,使液压支架工作机构动作和换向,在液压支架控制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新支架,除应做上述试验外,还应用额定工作阻力的110%载荷进行试验,各部位应无损坏,变形长度不得大于全长的3‰,加载过程中不得有异响。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