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由安设在巷道或硐室 的乳化液泵站供液。本支架采用两个Φ180mm缸径的尾梁千斤顶,确保尾梁有足够的承载强度和有效的放煤作业能力。当压力乳化液通过控制系统进入立柱后,支架就升起初撑顶板,随着顶板下沉,支架对顶板的支撑阻力,由安全阀来限定立柱内闭锁液 体的压力,实现恒阻支撑。移架时先降缩立柱,使支架 卸载和脱离顶板,然后动作推移千斤顶,以输送机(或相邻支架等)为支点实现移架,再以支撑的支架为支点 推移输送机。支架还可通过各种千斤顶实现护帮、平 衡、调架等各种不同的辅助动作,从而配合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实现工作面落煤、支护和运输的综合机械化。 液压支架在工作面按一定间距排列布置,多数为依次 顺序移动,少数也采用分段或交替移动等方式。
液压支架大修讲述支架有无严峻漏液卸载景象,有无立柱弹性受阻使前梁不接顶景象;铺网作业面,网铺的质量是不是影响移架,联网铁丝接头能否伤人;斜度较大的作业面,端头的三组端头支架及刮板运送机防滑锚固设备是不是契合质量请求。液压支架轴承的摩损是影响泵软寿命的决定因素,泵用轴承是在特定运转条件下及特定轴向载荷摩擦力矩的特殊轴承。千斤顶与支架、刮板运送机的联接是不是结实(禁止软联接);查看电缆槽(挡煤板)有无变形,槽内的电缆、水管、照明线、通讯线敷设是不是杰出,挡煤板、铲煤板与联接是不是结实,溜槽口是不是平坦,采煤机能否顺畅经过;照明灯、信号闭锁、浇水喷雾设备是不是完全、灵敏牢靠。
液压支架大修阐述立柱镀层有机械划痕。修复方法主要是修镀,保证直径不大于Φ0.2mm,缸体内表面有下列缺陷时,可用油石修整。更换支柱、前梁千斤顶、控制阀等液压元件时,要先用临时支柱撑住顶梁后再进行。轴向划痕深度小于0.2mm,长度小于50mm。径向划痕小于0.3mm,长度小于圆周的1/3。活柱弯曲变形。将弯曲变形较小的活柱校直是常用的修复方法,活柱和活塞杆的直线度误差不超过0.5%,活塞杆的直线度要求在0.2%以内。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不大于0.8um。对于严重变形的必须更换新的活柱。在升井的支架中有部分支架的立柱用肉眼便可发现有明显的弯曲变形,主要是由于采面煤层顶部来压过大,超过支架的支撑力。对于这类情况主要在撤去压力后采取更换新立柱方式来处理。
2.4.1 支架降落
将组合操纵阀中的立柱操纵阀手把扳向降柱位置,高压乳化液由操纵阀出液口输出,经立柱控制阀进入立柱活柱腔,使立柱带着顶梁下降,与此同时液控单向阀内顶杆顶开阀芯,使立柱活塞腔中的乳化液经立柱控制阀、组合操纵阀和截止阀回到主回液管路。支架在井下工作时,若移架动作的回液引起已降柱的立柱升柱,使液压支架顶梁再次接顶,同时使收回的侧推千斤顶伸出,相邻架侧护板再次靠紧,不仅增大了移架阻力而且对顶板的维护不利。降至所需高度时,将操纵手把放回中间位置,停止进液,支架即停止下降。要保证顶梁平行下降需协调操纵平衡千斤顶操纵阀。
2.4.2 支架前移
降柱后,将组合操纵阀中的推移操纵阀手把推向移架位置,高压乳化液由操纵阀出液口输出后,直接进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腔,使活塞杆回缩,从而拉动支架向前移动。当支架前移到位时,将操纵手把放回中间位置,停止进液,支架即停止前移。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