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的生活提高了,可是没有70-80 年代那时随时可见清新空气美好的环境。不过不用担心人造雾的出现可以给我们造出那种触手可及的云雾。
人造雾以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营造合适的生态和工作环境要素等为目的,在园林景点、舞台布景、休闲场所、温室、车间、矿场等领域应用普遍,深受人们青睐。
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人造雾能产生大量的负离子,使得每毫升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达到十万到五十万个,是普通都市住宅区的1000至5000倍,能有效改善人局活动环境。
不仅可以在远处观赏,体会那若隐若现的神秘,小桥流水、绿树***、云雾缭绕……,心旷神怡。更可置身于茫茫雾海中,呼吸湿润新鲜的空气,如梦幻似仙镜,美妙绝伦。
阳光映衬,幻化七彩迷人景观。让人真正体验到回归自然的心旷神怡,体现“景由人造,浑然天成”的天甲造景。
人造雾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1、设备的选购。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应做到对项目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气候立地条件、设计意图的了解,根据效果需要决定选购何种品牌、规格、型号的造雾设备。如浦头港工程四周空旷、风大,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在其四周种植了大量乔灌木及摆设景石、建造亭子等以起到遮风作用,同时在原设计基础上,增加水泵压力、喷头数量及压力,使其产生一种烟波的味道。与设计“瀚海烟波”主题十分吻合。水管线应选购质量好不易变质的高压紫铜管、尼龙管、PE管等,不得用低压水管。
2、安装过程的严密性。应事先做好预埋和匹配管域,保持较好的隐蔽性,喷头均应包扎塑料膜做好保护措施。选好开关位置,可设近程和远程控制操作,也可设时控控制开关。
3、考虑与其周边景物的协调性。与植物的结合:植物配植以浓密为宜,以减少风力,产生雾效。与溪流(水)的结合:能有效地衬托出涓涓细流的效果。与园林建筑的结合:与亭、桥、楼、石等的结合更显人文气息,可产生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文化品味。与景石的结合:雾为虚、石为实,虚实相映似梦幻境界。与灯光的结合:灯光在景观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雾与灯光结合特别是与有色灯的结合,把周围景色渲染开来。形成丰富的色彩,带给人们极富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雾是由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缓慢沉降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等组成的一种胶体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根据能见度 (V) 的不同可将雾分为重雾(V<50米)、浓雾(50米<V<200米)、大雾(200米<V<500米)、 轻 雾 或 霭 (V>1000米)。在密闭的能见度模拟试验方舱里,调节空气中液态水含量和雾颗粒浓度可以模拟出10米至30千米范围内不同的能见度环境,用于消光系数测量及能见度仪器检测或校准。
能见度计量检测实验室使用超声波起雾方式在舱内试验环境中模拟能见度的变化,通过调整喷雾时间和流量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雾颗粒浓度,在循环风速、相对湿度、温度等准确可控的条件下,产生气象光学视程在10米至30千米之间的大气变化过程。为使雾颗粒物均匀分布,研究人员科学设计循环风回路,舱内风速约为 1-3米/秒。在舱体的不同区域使用多台雾滴谱仪和颗粒物检测仪来监测雾颗粒物的分布情况。
就造雾能力而言,在方舱内持续造雾10分钟后,能见度可从10千米下降到10米以下;就净化能力而言,10分钟能见度可达10千米,30分钟能见度大于20千米。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