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对施肥有什么影响?
根据水肥一体化的基本要求,产生了新的肥料分类 ——按水溶性和不同的施用方式。水不溶物小于0.1%,用于滴灌施肥、叶面喷肥;水不溶物小于0.5%,用于喷灌施肥;水不溶物小于5%,用于冲施、淋施等;水不溶物大于等于5%,用于土壤施肥。
水肥一体化是一次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由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对以往总结的管理经验是一次考验,基于土壤施肥的养分管理经验是否有效,施肥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施肥量、施肥次数、施肥时间如何确定,以及水肥一体化需要什么样的肥料、高养分含量是不是水肥一体化的好肥料,等等,都有待于在实践中重新摸索。
水肥一体化发展潜力巨大经过多年的推广,水肥一体化已经从以前的“农业”、“形象工程”开始普及,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从***到地方各级重视;二是专门印发补贴指导意见,支持政策有力;三是从经济作物到大田作物,技术模式成熟;四是、科研、推广、企业、农民对其形成共识,发展环境有利;五是投入大幅下降,每亩大田***600~800元,经济作物***1000~1500元。
据门统计,我国目前有5亿多亩耕地适合发展水肥一体化,同时我国水溶肥、液体肥刚刚起步,总用量不到500万吨,发展潜力巨大。
针对我省具体实际,发展水肥一体化应突出区域模式。黄淮麦区,宜推广小麦、玉米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设施农业,主要优势作物是蔬菜、瓜果和花卉等经济作物;果园,主要优势作物是苹果、葡萄等水果,推广滴灌、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没有水源或水源不足的需要在配备集雨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实现滴灌、微喷水肥一体化。
主要功能:
1)用水量控制管理
实现两级用水计量,通过出口流量监测作为本区域内用水总量计量,通过每个支管压力传感采集数据实时计算各支管的轮量,与阀门自动控制功能结合,实现每一个阀门控制单元的用水量统计。同时水泵引入流量控制,当超过用水总量将通过远程控制,限制区域用水。
(2)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通过水位和视频监控能够实时监测滴灌系统水源状况,及时发布缺水预警;通过水泵电流和电压监测、出水口压力和流量监测、管网分干管流量和压力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滴灌系统爆管、漏水、低压运行等不合理灌溉事件,及时通知系统维护人员,保障滴灌系统运行。
(1)阀门自动控制功能
通过对农田土壤墒情信息、小气候信息和作物长势信息的实时监测,采用无线或有线技术,实现阀门的遥控启闭和定时轮灌启闭。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结合当地作物的需水和灌溉轮灌情况制定自动开启水泵、阀门,实现无人职守自动灌溉,分片控制,预防人为误操作。
(2)运维管理功能
包括系统维护、状态监测和系统运行的现场管理;实现区域用水量计量管理、旱情和灌溉预报决策、信息发布等功能的远程决策管理;以及对用水、耗电、量、维护、材料消耗等进行统计和成本核算,对灌溉设 施设备生成定期维护计划,记录维护情况,实现灌溉工程的精细化维护运行管理。
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的节水设备作用,优化调度,提益,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更加节水节能,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质量,将使灌溉更加科学、方便,提高管理水平。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