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可钢化镀膜玻璃研究使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为当时市场上需要导电玻璃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使用欠氧化的金属氧化膜,列如氧化铟锡,可进行后续处理。沉积得到这种膜层是不透明的,在后续加温处理中,膜层因氧化而变的完全透明。从20世纪80年始,该种工艺被应用于银基膜系的镀膜玻璃,次在650度的高温下生产汽车挡风热弯玻璃。光学性能良好、氧化程度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薄膜作为银层的保护层,避免在高温下因氧气扩散而导致银膜氧化。
热浸处理(HST)热浸解释。热浸处理又称均质处理,俗称“引爆”。热浸处理是将钢化玻璃加热到290℃±10℃,并保温一定时间,促使硫化镍在钢化玻璃中快速完成晶相转变,让原本使用后才可能自爆的钢化玻璃人为地提前破碎在工厂的热浸炉中,从而减少安装后使用中的钢化玻璃自爆。该方法一般用热风作为加热的介质,国外称作“HeatSoakTest”,简称HST,直译为热浸处理。
屋面、顶棚、天窗通常情况下这些部位不宜使用钢化玻璃。由于要考虑到积雪等载荷、维修人员可能的行走以及玻璃下面人员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当屋面玻璃较高点离地面大于5m时,这些部位就不能使用钢化玻璃。需要说明的,这些部位也不宜使用钢化夹层玻璃。因为钢化夹层玻璃破碎后,由于自重或其他载荷的作用也会坠落下去;地板由于钢化玻璃破碎后无法保持原有形状,也没有强度,因此钢化玻璃不适宜做地板玻璃,特别是悬空的地板。
玻璃原片中有、杂质,气泡:平板玻璃中有杂质是钢化玻璃的薄弱点,也是应力集中处。特别是若处在钢化玻璃的张应力区是导致炸裂的重要因素。2、硫化镍夹杂物一般以结晶的小球体存在,直径在0。1—2㎜。外表呈金属状,这些杂夹物是Ni3S2,Ni7S6和Ni—XS,其中X=0—0。07。只有Ni1—XS相是造成钢化玻璃自发炸碎的主要原因。钢化玻璃制品在运输,搬运过程或是使用中由于受外力的影响,有一定几率自碎。钢化玻璃表面存在压应力,而内部存在张应力,一旦因为外力影响产生局部破损时,会发生应力释放,导致的结果就是钢化玻璃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