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合金钢的特点
合金钢铸件的性能特点
? 流动性差,体积收缩和线收缩比较大
? 综合力学性能较高。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相等
? 减震性差,缺口灵敏度高
? 低碳钢铸件具有较好的焊接性。
合金钢铸件的结构特点
? 铸钢件的小壁厚应大于灰口铸铁的小壁厚。不宜设计过于复杂的铸件
? 铸钢件内应力较大,容易弯曲变形
? 结构应尽量减少热节点,并应创造连续凝固的条件
? 不同厚度的连接壁和过渡段的圆角比铸铁大
? 复杂铸件可设计成铸件+焊接结构,方便铸件生产
铬钼铸钢
铸钢件是铸造成型工艺与钢材冶金相结合。它们不仅具有其他成型工艺难以获得的复杂结构,而且还保持了钢的性能,因此铸钢件在工程结构材料中具有很高的重要地位。在大多数铸造厂中,铸钢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铸造工艺生产: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真空铸造、砂型铸造和树脂涂层砂型铸造。
铬钼铸钢广泛应用于机械性能较高的工业领域。在铬钢中添加钼,可以提高铸钢件的强度,而对铸钢的冲击韧性没有明显影响。
铬钼铸钢具有非常好的高温性能和抗蠕变性。铬钼铸钢经调质或正火热处理后可获得优良的机械性能。钼能提高铸钢的淬透性,降低铸钢的回火脆性。铬钼铸钢用于大断面铸件和需要深度淬火的铸钢件。
?碳钢铸件的热处理
碳钢铸件的热处理
碳钢铸件通常采用的热处理方式有:退火、正火或者正火+回火。经过正火处理的铸钢,其力学性能比退火状态的铸钢稍微高一些。由于***转变时的过冷度比较大,硬度也会高一些,而且,其切削性能也比较好。
对于含碳量高,并且形状复杂的碳钢铸件,为了消除残留应力和改善韧性,可以在正火后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一般以550℃ - 650℃为宜,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当含碳量高于0.35%的时候,铸造碳钢件也可以采用调质(淬火+高温回火)处理。小型的碳钢铸件可以有铸态直接进行调质处理;大型或者形状复杂的碳钢铸件则应该在正火后再进行调质处理。
耐磨铸钢件
耐磨铸钢是指具有良好耐磨性的铸钢。按化学成分分为非合金、低合金和合金耐磨铸钢。耐磨钢种类繁多,大体上可分为高锰钢,中、低合金耐磨钢,铬钼硅锰钢,耐气蚀钢,耐磨蚀钢以及特殊耐磨钢等。一些通用的合金钢如不锈钢、轴承钢、合金工具钢及合金结构钢等也都在特定的条件下作为耐磨钢使用。
中、低合金耐磨钢这类钢中通常所含的化学元素有硅、锰、铬、钼、钒、钨、镍、钛、硼、铜、稀土等。美国很多大中型球磨机的衬板都用铬钼硅锰或铬钼钢制造。而美国的大多数磨球都用中、高碳的铬钼钢制造。在较高温度(例如200~500℃)的磨料磨损条件下工作的工件或由于摩擦热使表面经受较高温度的工件,可采用铬钼钒、铬钼钒镍或铬钼钒钨等合金耐磨钢。
磨损是物体工作表面材料在相对运动中不断***或损失的现象。按磨损机制划分,磨损可分为磨料磨损、粘着磨损、腐蚀磨损、冲蚀磨损、接触疲劳磨损、冲击磨损、微动磨损等几大类。在工业领域中磨料磨损和粘着磨损在工件磨损失效中占有比例,而冲蚀、腐蚀、疲劳、微动等磨损失效方式由于往往产生在一些重要构件的运行中,故日益受到重视。在工况条件下,往往是几种磨损形式同时或先后出现,磨损失效交互作用呈现较复杂的形式。确定工件磨损失效的类型是合理选用或研制耐磨钢的依据。
另外,零、部件的磨损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影响磨损的因素很多,它包括工作条件(载荷、速度、运动方式)、润滑条件、环境因素(湿度、温度、周围介质等)、材料因素(成分、***、力学性能)、零件表面质量及物理化学特性等。其中每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使磨损量改变,甚至使磨损机制改变。由此可见,材料因素只是影响工件磨损的因素之一,要提高钢件的耐磨性需要从特定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系统整体着手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