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终审核是打造的新型能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通用的信息化系统 包括:
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不对内部管理和负责,对于生产负责,生产损耗效率效益等、生产调度、设备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需要涉及到生产模块的使用)、 PLD/PDM(企业产品设计研发生命周期管理的软件)、设备安全管理软件(煤矿,化工行业安全保障,设备管理类型的软件)、外贸订单销售管理(出口工厂专门用来进行销售管理的软件)、企业特有的能提高生产力,降本增效的各种信息化系统。当然理想的信息系统是工业控制系统,生产设备可以互通互联,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来进行所有设备管理。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与要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基于以下工作基础和实践经验,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积累的技术应用成果和管理创新经验,依据GB/T 23020《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在一万多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所提炼的方法和规律,在推广质量、环境、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工作基础和应用环境。
申请两化融合基础申报条件
申报“互联网+制造”类项目的条件:
1.项目单位属信息化应用企业;
2.项目单位属制造业企业,或属***行业或行业;
3.企业成立满2年;
4.企业上一年度缴纳及减免的企业所得税应不小于50万元;
5.项目前3年度)在信息化硬件、软件、网络、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总额:申报“绿色制造项目”的,应不小于100万元;申报其它类别项目的,应不小于400万元;
6.申报“信息化综合集成创新项目”的,申报单位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应达到“集成提升”或“创新突破”阶段(根据《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报告》的评估结果,详见申请材料第6项)。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团队建设:
1、构建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理念的信息化团队,明确人员角色、职责及考核指标,使团队人员具备快速、责权清晰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水平;
2、全员两化融合意识提升;
3、相关技术与业务人员化水平能力提升。
可以说,两化融合贯标的评定结果采信,在供应商遴选与评价、销售授信、招标、***机构投融资、社会***的企业评奖评价、企业信息化考核、资质认证等领域具有巨大优势。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