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2.0)办理条件
两化融合在今年刚刚更新换版2.0版,把证书分为5个评级,分别是:A、AA、AAA、AAAA、AAAAA,机构会根据到现场审核的情况把企业分级,级别越高审核人日越多,认证费就会递增,级别的区别在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以及ERP系统的信息化投入程度。
1A满足的条件
具备进销存或者产供销加财务模块的系统
2A满足的条件
系统ERP或其他软件 原始数据的录入-起点销售(销售订单,有订单合同价格等信息)-生产-物料清单(非人工的系统自动核算功能)-自动核算库存-采购清单-财务应收-系统的流程化自动化 有源头有系统数据自动提取
3A满足的条件
多系统存在 ERP MES WMS PDM CRM 等
四个***行业的融合发展***
一是原材料行业。原材料是工业经济的基石,推动原材料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在于建设和推广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监控及管理,加速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工业数据集成共享,实现生产管控一体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二是装备制造行业。装备制造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推动装备制造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在于提升智能制造供给支撑能力,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围绕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装备领域,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装备的预测性维护与健康管理。
三是消费品行业。消费品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推动消费品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在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消费品行业的柔性生产和产需对接,开展基于消费数据的用户需求挖掘、产品研发、智能生产和数据增值等服务创新,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升级需求。
四是电子信息行业。电子信息拥有数字化的先因,推动电子信息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在于引导企业深化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提升软硬协同水平,加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实现电子元器件采购、生产、库存等环节动态协同,优化全供应链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两化融合贯标需要具备的条件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说明贯标企业不限制行业,不限制规模。但是两化贯标存在一个通过率的问题,所以稍具规模企业贯标过程中通过率会高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
2.两化融合工作具备良好基础,成效比较显著,对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需求
3、企业所属行业生产制造类型企业,不限制产品所属行业。
4、企业人数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人数在100人左右,如果生产高度自动化的企业人数则无具体限制,曾经做过一个汽车配件产品生产的企业,设备高度自动化。工厂人数在60人。虽然两化融合不限制企业规模。为了增加通过率,两化融合需要对业务流程和***结构进行优化。岗位职责的变更或者人员的减少。
5、企业销售收入体系对销售收入没有具体要求,如果企业限定在50-100人左右,销售收入一般在2000万以上了。
大家对信息化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后,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对改革企业管理的作用,所以在“十五”期间,就将信息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由“推动”变为了“带动”,虽然差距只有一个字,但是能动的主要部分已经由工业变成了信息化,也就是借助信息化所含有的***管理理念来带动企业的运作流程,管理,工具等方面的改革,信息化起到对工业化促进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与工业制造产业之间的行业边界已经不再清晰,因此在“十一五”后时期,******推出了两化融合战略,也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战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