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贯标申报材料
申报企业围绕一个方向撰写申报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1、企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需求分析。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的迫切要求、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差距分析、打造新型能力的迫切需求等。
2、企业新型能力识别和打造的方法和路径。区别于竞争对手,企业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需构建的新型能力体系分析,在当前阶段急需打造和形成的***新型能力,以及与新型能力建设对应的量化指标和提升目标等。企业识别和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主要过程、做法和经验。
3、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与成效。在新型能力识别与打造的不同阶段,战略、管理、流程、IT、技术、设备等各类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为企业解决的问题、发挥的作用与价值,以及与企业的合作方式等。
两化融合终审核是打造的新型能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通用的信息化系统 包括:
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不对内部管理和负责,对于生产负责,生产损耗效率效益等、生产调度、设备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需要涉及到生产模块的使用)、 PLD/PDM(企业产品设计研发生命周期管理的软件)、设备安全管理软件(煤矿,化工行业安全保障,设备管理类型的软件)、外贸订单销售管理(出口工厂专门用来进行销售管理的软件)、企业特有的能提高生产力,降本增效的各种信息化系统。当然理想的信息系统是工业控制系统,生产设备可以互通互联,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来进行所有设备管理。
两化融合贯标的概念: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简称“两化融合”。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存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可以帮助企业依据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要求,规范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企业获取两化融合证书有什么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帮助企业以体系的思路框架和标准要求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的基本框架和标准要求,它为企业建立一套规范、操作性强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提供指导和依据。
1.政策资金补贴:2.转型升级: 传统企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3.实力认证: 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传播***价值。 4.竞争优势: 培养新型能力 ,将技术进步、***变革、流程优化以及数据分析利用等转化为企业的新型能力,提高竞争力。 5.规避风险: 通过顶层设计,规避企业信息化建设常见问题和风险,护航企业良性发展。 6.培育人才***: 企业可通过知识转移,培养企业两化融合管理的人才***。 7.提升管理: 通过咨询诊断及制度优化,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工具规范企业发展。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