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
自然缺氧储藏
自然缺氧储藏是在密闭的环境中利用粮食、害虫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环境中的氧气,使害虫处于缺氧状态而窒息。新收获的粮食呼吸旺盛,而陈粮的呼吸较微弱,因此,自然缺氧储藏方法只适用于新收获的粮食,陈粮不能采用自然缺氧方法储藏。自然缺氧储藏必须使用气密性高的储粮装具,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③虫害的检查
有活的害虫才算是了害虫,发现死的害虫可归入杂质一类。但由于死的害虫的存在,需要更精密地反复检查分析其性,特别也好分析潜在的性,即分析卵、幼虫和其他虫期的内在情况。
检查害虫与螨类可有筛检,其中粉螨可用具有圆孔的实验室筛套,上面筛孔直径2.5毫米,下面筛孔直径为1.5毫米,其下为底部。用每分钟约120次的循环运动筛检3分钟。检查玉米象和其他害虫用筛孔2.5毫米的筛子来筛,然后计算通过筛孔及留在筛上的活虫数,用头/公斤来计算虫口密度。隐蔽性害虫可以用染色法、照明法来检查,但用刀切开籽粒检查的剖粒法是基本的方法。
检查期限,当粮温在15℃——25℃时,15天至少检查一次;粮温高于25℃,7天内至少检查一次;***虫粮在处理后的三个月内,7天内至少检查一次。
整仓发热
整仓粮堆发热可分为先天整仓发热和后天整仓发热。先天整仓发热是指原始粮温高,整仓粮温同步上升的发热;后天整仓发热是指由于局部发热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引起较大范围的湿热扩散,造成的整仓发热。其中造成后天整仓发热的因素与局部发热的因素大致相同。造成先天整仓发热的因素主要有 2 点:一是入仓时大豆原始粮温高,整仓平均水分高,因为部分直属库的入粮时间多集中在夏季高温天气,入仓时大豆平均粮温高达30 ℃,粮温达35 ℃以上,加上入仓大豆的水分相对较高,微生物滋生迅速,造成整仓发热;二是入仓时大豆质量较差。部分进口大豆破碎率高、杂质含量高、运输期间储存环境差,卸船时部分船舱局部有赤变、生霉等现象,入仓时品质差。此类大豆入仓后易受微生物,造成整仓发热。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