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收获的小麦能促进后熟作用的完成。由于害虫的,小麦含水量和带菌量的降低,呼吸强度大大减弱,可使小麦长期安全储藏。
小麦趁热入仓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三伏盛夏,选择晴朗、气温高的天气,将麦温晒到50℃左右,保持2小时高温,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点前后聚堆,趁热入仓,整仓密闭,使粮温在46℃左右持续10天左右,可全部害虫。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仓温平衡,转入正常密闭储藏。
适时通风:新入库的大豆籽粒间水分不均匀,加之后熟作用,呼吸旺盛,大豆堆内湿热积聚较多,同时正值气温下降季节,极易产生结露现象。因此,大豆入库3~4周左右,应及时通风,散显散热,以增强大豆的耐藏性。
低温密闭:在严冬季节将大豆进行冷冻,采用低温密闭储藏,既可以隔绝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和害虫,又能防止浸油、赤变,有利于保持大豆的品质
在粮食入库时,发生震动、移动,同类型、同质量的粮粒和杂质就集中在粮堆的某一部分,引起粮堆组成成分的重新分布,这种现象称为自动分级。
⑴、自然流散性成堆:综合结果使较重的杂质落在圆锥体的中心部位,而较轻的、破碎的粮粒及杂草种子就沿着斜面下滑至圆锥粮堆的底部。因此,随着圆锥体的不断扩大,杂质就在圆锥粮堆底部不断积累,终形成基底杂质区。
⑵、房式仓入粮:一般是用输送机从仓房的一头开始,随入粮逐步由内向外退移。因此,入粮时就产生多个卸粮点,那么就像自然流成粮堆一样,在一个仓房内部形成多个圆窝状杂质区,即每个卸粮点有一个基底状杂质区。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