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胚大,呼吸旺盛。玉米的胚几乎占玉米籽粒总体积的1/3,占籽粒重量的10%~12%。玉米的胚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据试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玉米的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
玉米胚部含脂肪多,容易酸败。玉米胚部含有整粒中77-89%的脂肪,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
易浸油赤变:通常大豆水分超过13%,温度高于25℃时,储存一段时间后,豆粒就会发软,两片子叶靠脐部的颜色变红,随后子叶红色逐渐加深并扩大,称为“赤变”,严重者有明显浸油脱皮现象,子叶呈蜡状透明,称为“浸油”。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在高温高湿作用下,大豆中的蛋白质会凝固变性,***脂肪与蛋白质共存的乳化状态,使脂肪渗出呈游离状态,从而导致大豆浸油,同时脂肪中的色素逐渐沉积,致使子叶变红,发生赤变,“浸油”有时也称“走油”。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